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青岛农行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0 前言第11-12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4页
    1.2 选题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页
    1.6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18-20页
2 相关概念及现实意义第20-25页
    2.1 相关概念第20-23页
        2.1.1 小微企业的界定第20-22页
        2.1.2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第22-23页
    2.2 该项研究的现实意义第23-25页
3 供应链融资的发展策略第25-29页
    3.1 建立健全供应链融资体系第25-26页
    3.2 明确供应链融资政策制度第26-27页
        3.2.1 建立供应链融资业务客户准入标准第26-27页
        3.2.2 降低符合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信用等级准入标准第27页
        3.2.3 实施差异化的业务审批授权管理及定价策略第27页
    3.3 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第27-29页
4 基于供应链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及其风险识别与评估第29-38页
    4.1 主要融资模式第29-31页
        4.1.1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第29页
        4.1.2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第29-30页
        4.1.3 预付账款质押融资模式第30页
        4.1.4 三种融资模式比较第30-31页
    4.2 存货质押模式下存在的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第31-34页
        4.2.1 存货质押融资所面临的风险识别及评估第31-33页
        4.2.2 存货质押风险防范措施第33-34页
    4.3 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下存在的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第34-35页
        4.3.1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第34-35页
        4.3.2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防范措施第35页
    4.4 预付账款质押模式下存在的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第35-36页
        4.4.1 预付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第35-36页
        4.4.2 预付账款质押融资风险防范措施第36页
    4.5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总体特征评价第36-38页
5 青岛农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案例第38-51页
    5.1 青岛农行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第38页
    5.2 青岛农行部分供应链融资产品简介第38-39页
        5.2.1 国内保理业务第38-39页
        5.2.2 国内订单融资业务第39页
        5.2.3 未来货权融资第39页
    5.3 国内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第39-44页
        5.3.1 设立准入条件第39-40页
        5.3.2 规定特别条件第40-41页
        5.3.3 对授信及融资要素进行管理第41-42页
        5.3.4 融资发放管理第42-43页
        5.3.5 融资后管理第43-44页
    5.4 国内订单融资风险控制措施第44-46页
        5.4.1 业务办理条件第44-45页
        5.4.2 融资额度、期限与利率第45页
        5.4.3 融资发放管理第45-46页
        5.4.4 融资后管理第46页
    5.5 未来货权融资风险控制措施第46-48页
        5.5.1 准入条件管理第46-47页
        5.5.2 融资额度、期限及利率管理第47页
        5.5.3 融资发放管理第47页
        5.5.4 融资发放后管理第47-48页
    5.6 案例第48-51页
6 农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后续发展建议第51-56页
    6.1 审慎选择核心企业第51页
    6.2 合理规划整体服务方案第51-52页
    6.3 强化内部控制第52页
    6.4 规范完善风险预警体系第52页
    6.5 健全贷后检查制度第52-53页
    6.6 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第53页
    6.7 合理转移风险第53页
    6.8 提高对供应链融资的重视程度第53页
    6.9 拓展供应链企业评价思路第53-54页
    6.10 提高区域间协调性第54页
    6.11 公私联动、拓展供应链优势第54页
    6.12 加强供应链品牌宣传力度第54页
    6.13 优化供应链业务办理流程第54-55页
    6.14 合理引入第三方第55页
    6.15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及储备第55-56页
7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Z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