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一)关于社区互助养老的研究 | 第10-11页 |
| (二)关于社区互助养老实践的研究 | 第11-12页 |
| (三)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养老问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四)简要评述 | 第13页 |
| 三、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四、研究设计 | 第13-18页 |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二)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 (三)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五、研究地简介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沙溪镇社区互助养老的缘起与发展 | 第19-30页 |
| 一、老年人的需求 | 第19-26页 |
| (一)老年人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 (二)老年人需求分析 | 第22-26页 |
| 二、社区互助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7页 |
| (一)政策支持 | 第26页 |
| (二)制度基础 | 第26页 |
| (三)传统文化 | 第26-27页 |
| (四)人力资源 | 第27页 |
| 三、社区互助养老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 (一)工作目标 | 第27页 |
| (二)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 第三章 社区互助养老实践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 第30-37页 |
| 一、小组活动方案 | 第30-31页 |
| 二、方案实施过程 | 第31-34页 |
| (一)第一单元——你我初相识,伸出我们的手 | 第31-32页 |
| (二)第二单元——回顾往事,展望未来 | 第32页 |
| (三)第三单元——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歌唱唱唱 | 第32-33页 |
| (四)第四单元——变身老顽童,益身又益脑 | 第33页 |
| (五)第五单元——我有话说:我想要的服务 | 第33页 |
| (六)第六单元——活动总结 | 第33-34页 |
| 三、结果评估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互助养老的成效和问题 | 第37-41页 |
| 一、初步成效 | 第37-39页 |
| (一)体系完备,能够满足不同需求 | 第37页 |
| (二)老人自身能力得到发挥和提高 | 第37-38页 |
| (三)借力社会组织,医养结合更有保障 | 第38页 |
| (四)减轻家庭负担,构建和谐社区 | 第38-39页 |
| 二、存在问题 | 第39-41页 |
| (一)互助养老小组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 第39页 |
| (二)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 | 第39-40页 |
| (三)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服务成效差异大 | 第40页 |
| (四)养老服务人员待遇低,存在不满情绪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完善社区互助养老的对策建议 | 第41-44页 |
| 一、政府 | 第41-42页 |
|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 | 第41页 |
| (二)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专业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 | 第41页 |
|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老年服务组织 | 第41-42页 |
| 二、社工 | 第42页 |
| (一)端正工作态度主动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 第42页 |
| (二)协助调适规范互助行为,促进小组健康有序发展 | 第42页 |
| 三、社区 | 第42-44页 |
| (一)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展老年活动 | 第42-43页 |
| (二)探索有效平台,加强社区助老养老服务 | 第43-4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4-46页 |
| 一、基本结论 | 第44页 |
| 二、有待探讨的问题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