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5-31页 |
1.1 非点源、城市非点源污染简介 | 第15-16页 |
1.2 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 第16-23页 |
1.2.1 城市非点源污染物来源 | 第16页 |
1.2.2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种类 | 第16-18页 |
1.2.3 城市非点源污染特征 | 第18页 |
1.2.4 典型下垫面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 第18-23页 |
1.3 非点源污染处理工艺与特征分析 | 第23-28页 |
1.3.1 非工程措施 | 第23页 |
1.3.2 工程措施 | 第23-27页 |
1.3.3 人工土渗滤系统 | 第27-28页 |
1.3.4 渗滤填料的选择研究 | 第28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8-31页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1-41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32-41页 |
2.3.1 粉煤灰介质特征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2.3.2 粉煤灰N、P的吸附动力学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2.3.3 粉煤灰渗滤系统处理雨水室内模拟实验方法 | 第36-40页 |
2.3.4 数据分析和处理 | 第40-41页 |
3. 粉煤灰介质特征及其对N、P污染物的吸附潜能研究 | 第41-51页 |
3.1 粉煤灰介质特征 | 第41-42页 |
3.2 粉煤灰磷组成及形态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3.3 N、P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3-49页 |
3.3.1 等温吸附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3.2 吸附动力学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粉煤灰渗滤系统处理雨水室内模拟实验 | 第51-67页 |
4.1 粉煤灰渗滤系统中有机物去除规律研究 | 第51-53页 |
4.2 粉煤灰渗滤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及去除规律研究 | 第53-61页 |
4.2.1 总氮的去除效果 | 第53-55页 |
4.2.2 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55-56页 |
4.2.3 亚硝氮的去除 | 第56-57页 |
4.2.4 硝氮的去除 | 第57-59页 |
4.2.5 氮去除规律分析 | 第59-61页 |
4.3 人工土渗滤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及去除规律研究 | 第61-64页 |
4.4 滤床的高度以及水力停留时间 | 第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