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轮毂驱动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特性仿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轮毂驱动电动汽车的特点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1 国内外轮毂驱动电动汽车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轮毂驱动电动汽车研究开发现状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电机模型构建第17-25页
    2.1 电机的选择第17-19页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19-21页
    2.3 永磁同步电机Simulink建模与仿真第21-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垂向机-电耦合振动仿真第25-41页
    3.1 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垂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3.2 路面模型第26-27页
    3.3 非簧载质量的增加对车辆垂向性能的影响第27-30页
    3.4 电机转矩波动干扰下的机-电耦合振动仿真第30-34页
    3.5 不同车速下车辆垂向机-电耦合振动对比分析第34-37页
    3.6 变速工况下机-电耦合振动仿真分析第37-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1-57页
    4.1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方法第41-43页
    4.2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3-55页
        4.2.1 车体动力学模型第44-45页
        4.2.2 悬架模型第45-48页
        4.2.3 电动轮模型第48-51页
        4.2.4 轮胎模型第51-55页
    4.3 整车Simulink仿真模型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第57-67页
    5.1 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操纵稳定性建模与仿真第57-59页
    5.2 非线性十四自由度车辆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第59-66页
        5.2.1 角阶跃输入仿真分析第60-61页
        5.2.2 正弦波输入仿真分析第61-63页
        5.2.3 三角波输入仿真分析第63-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全文总结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化汽车焊接生产线设计和实现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驱动与充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