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13-14页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第14-15页
第二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集聚理论第15-33页
    第一节 西方金融发展理论第15-23页
        一、格利和帕特里克的金融发展论第16页
        二、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论第16-17页
        三、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论第17-20页
        四、赫尔曼和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论第20-21页
        五、金和莱文等人的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第21-23页
    第二节 金融集聚理论框架第23-33页
        一、金融集聚的内涵与特征第23-27页
        二、金融集聚的理论依据第27-29页
        三、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第29-30页
        四、金融集聚的形成与演化第30-33页
第三章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研究第33-37页
    第一节 金融集聚的集聚效益促进经济增长第33-35页
        一、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第33-34页
        二、金融网络额外效益第34页
        三、金融技术进步及创新效益第34-35页
        四、金融集聚自我强化效益第35页
    第二节 金融集聚的扩散效益促进经济增长第35-36页
    第三节 金融集聚的知识溢出效益促进经济增长第36-37页
第四章 空间计量相关理论第37-43页
    第一节 空间计量与空间统计分析第37页
    第二节 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第37-39页
        一、空间相关性第38页
        二、空间异质性第38-39页
    第三节 空间相关性的识别与检验第39-41页
        一、空间权值矩阵及其选择第39-40页
        二、全域空间相关性检验第40-41页
        三、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第41页
    第四节 空间计量模型及估计技术第41-43页
        一、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第41-42页
        二、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方法第42页
        三、空间计量模型SLM、SEM的比较与选择第42-43页
第五章 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影响实证分析第43-57页
    第一节 我国金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第43-52页
        一、基于Moran's I的省域金融集聚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第43-45页
        二、基于Moran's I的省域金融集聚的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第45-46页
        三、基于Moran's I的省域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空间相关性检验第46-52页
    第二节 我国金融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第52-54页
        一、空间滞后模型第54页
        二、空间误差模型第54页
    第三节 回归结果分析第54-57页
        一、基于OLS模型的空间计量分析第54-55页
        二、基于SLM与SEM模型的实证分析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后记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形理论的上海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住宅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策划及决策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