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高速汽油机性能仿真及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现状 | 第14-18页 |
1.2.1 计算机模拟的优点及应用 | 第14-16页 |
1.2.2 进排气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配气机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数学模型和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GT-POWER 软件介绍 | 第20-21页 |
2.2 GT-POWER软件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汽油机仿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26-33页 |
3.1 汽油机的基本参数 | 第26-27页 |
3.2 仿真模型的搭建及参数设置 | 第27-30页 |
3.3 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汽油机改进设计 | 第33-57页 |
4.1 压缩比的优化 | 第33-37页 |
4.2 进气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37-43页 |
4.2.1 进气道 | 第37-39页 |
4.2.2 进气管 | 第39-43页 |
4.3 排气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4.4 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优化 | 第46-48页 |
4.5 配气机构的改进设计 | 第48-53页 |
4.6 气门活塞干涉仿真校核 | 第53-5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汽油机参数标定和性能对比研究 | 第57-64页 |
5.1 试验概述 | 第57-58页 |
5.1.1 试验对象及设备 | 第57-58页 |
5.1.2 台架准备 | 第58页 |
5.2 标定结果 | 第58-60页 |
5.3 性能对比 | 第60-63页 |
5.3.1 外特性对比 | 第60-61页 |
5.3.2 典型工况 | 第61-63页 |
5.3.3 可靠性试验 | 第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