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神”观念起源 | 第16-22页 |
2.1 “申”:“神”之原初形态 | 第16-17页 |
2.2 “神”的起源与“万物有灵” | 第17-19页 |
2.3 “神”在文献中的主要用法 | 第19-22页 |
第三章 “鬼神”与灵异 | 第22-38页 |
3.1 “鬼神”起源:“绝地天通” | 第22-24页 |
3.2 作为崇拜对象的外在灵异 | 第24-27页 |
3.3 “鬼神”的实质内涵:气的聚散 | 第27-33页 |
3.3.1 灵魂,有光亮的气 | 第29-31页 |
3.3.2 “交通”方式:祭祀,“尚气”、“尚声” | 第31-33页 |
3.4 宗教视野中的“神” | 第33-38页 |
第四章 “精神”:生命的内在主宰 | 第38-48页 |
4.1 “精神”:神明、精气 | 第38-41页 |
4.1.1 神明:心神 | 第38-39页 |
4.1.2 精气:纯粹神妙之气 | 第39-41页 |
4.2 “精神”主生 | 第41-48页 |
第五章 “神化”:阴阳气化妙万物 | 第48-59页 |
5.1 “阴阳不测之谓神” | 第48-50页 |
5.2 “推行有渐为化” | 第50-52页 |
5.3 神化:阴阳妙化万物 | 第52-54页 |
5.4 神圣:德盛可尽神化 | 第54-59页 |
5.4.1 圣:“听也”、“通也” | 第55-56页 |
5.4.2 神圣:“圣而不可知谓之神” | 第56-59页 |
总结 | 第59-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