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一、对茅盾及顾颉刚先生的神话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二、对《山海经》及《楚辞》的神话地域性研究 | 第13页 |
三、对中国神话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对昆仑神话及蓬莱神话的研究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地域文化与中国神话关系之源 | 第15-19页 |
第一节 文化与地域环境关系概述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地域环境视野下的中国神话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内容的影响之北中南视角 | 第19-42页 |
第一节 英雄遍地的“中原神话” | 第19-24页 |
一、“生存”题材 | 第20-21页 |
二、“英雄”人物 | 第21-23页 |
三、“历史化”意象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神秘浪漫的“荆楚神话” | 第24-33页 |
一、“生活”题材 | 第25-27页 |
二、“新”人物 | 第27-30页 |
三、“神木香草”意象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奇思创生的“南方神话” | 第33-42页 |
一、“生命”题材 | 第34-37页 |
二、“开辟”人物 | 第37-39页 |
三、“葫芦”意象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内容的影响之东西视角 | 第42-50页 |
第一节 求同:“生命永恒”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存异:“山高水远” | 第45-50页 |
一、“仙山楼阁”意象:昆仑山与仙山 | 第46-47页 |
二、“羽化登仙”人物:西王母与仙人 | 第47-48页 |
三、“长生灵药”题材:不死之药与仙药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保存与传播的影响 | 第50-54页 |
第一节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保存的影响:体系之珠零玉落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地域文化对中国神话传播的影响:流传之余韵犹存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