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凿岩、爆破工程论文

锚碇隧道开挖爆破的动力响应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隧道开挖爆破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隧道开挖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影响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隧道开挖爆破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4 隧道开挖爆破控制标准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已有研究成果讨论及存在问题分析第19-2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1页
        1.4.2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锚碇隧道开挖爆破及振动测试第23-43页
    2.1 锚碇隧道工程概况第23-26页
        2.1.1 工程概述第23-24页
        2.1.2 工程地质条件第24-25页
        2.1.3 气象水文条件第25-26页
    2.2 锚碇隧道开挖爆破方案第26-29页
        2.2.1 工程难点分析第26页
        2.2.2 锚碇隧道爆破开挖总体方案第26-27页
        2.2.3 锚碇隧道爆破开挖施工方案第27-29页
    2.3 现场振动监测第29-33页
        2.3.1 爆破振动测试的目的第29-30页
        2.3.2 振动测试系统及原理第30页
        2.3.3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第30-33页
    2.4 爆破振动监测结果及分析第33-41页
        2.4.1 典型波形分析第33-36页
        2.4.2 典型断面监测结果分析第36-38页
        2.4.3 前序洞迎爆侧监测结果分析第38-40页
        2.4.4 振速衰减规律回归分析第40-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锚碇隧道开挖爆破的动力响应特性数值模拟第43-64页
    3.1 概述第43页
    3.2 LS-DYNA基本原理第43-46页
        3.2.1 控制方程第43-44页
        3.2.2 时间积分第44-45页
        3.2.3 人工体积粘性控制第45-46页
        3.2.4 应力计算第46页
    3.3 锚碇隧道计算模型第46-51页
        3.2.1 基本假定第46-47页
        3.2.2 模拟工况与计算模型第47-49页
        3.2.3 计算参数第49-51页
        3.2.4 数值模拟可靠性分析第51页
    3.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1-63页
        3.4.1 前序洞的动力响应特性第51-60页
        3.4.2 中隔岩墙的动力响应特性第60-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锚碇隧道掘进爆破控制技术及控制标准第64-74页
    4.1 隧道掘进爆破的原理第64页
    4.2 爆破地震波的影响因素第64-66页
    4.3 锚碇隧道掘进爆破控制技术第66-69页
        4.3.1 减少掏槽孔的装药量第66页
        4.3.2 采用微差起爆技术第66-67页
        4.3.3 缩短单循环进尺第67-68页
        4.3.4 采用分台阶开挖第68页
        4.3.5 前后掌子面纵向错开间距15m第68-69页
    4.4 锚碇隧道掘进爆破振动控制标准第69-73页
        4.4.1 锚碇隧道掘进爆破振速阈值的拟定第69-70页
        4.4.2 拟定振速阈值的可靠性分析第70-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结论第74页
    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实践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轨道约束对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影响研究
下一篇:山岭隧道桥隧结合结构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