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有助于形成学校特色,创建教育品牌 | 第11页 |
2.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有助于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 第11-12页 |
3.学校文化建设的研宄有利于带动社区的发展 | 第12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1.文化 | 第12-13页 |
2.学校文化 | 第13页 |
3.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 | 第13-14页 |
4.学校“雅”文化 | 第14-15页 |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研宄思路 | 第15页 |
2.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5页 |
3.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桂雅路小学学校特色文化的提出 | 第16-20页 |
(一) 桂雅路小学校情分析 | 第16-17页 |
1.学校领导班子 | 第16页 |
2.师资队伍 | 第16页 |
3.办学条件 | 第16页 |
4.周边环境与社会资源 | 第16-17页 |
5.学校发展需求 | 第17页 |
(二) 学校“雅”文化提出的依据 | 第17-20页 |
1.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与体现时代对当前学校发展要求相结合 | 第17-18页 |
2.汲取“雅”文化现象中的“高品质”文化的思想 | 第18页 |
3.融合周边文化环境特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 | 第18-19页 |
4.基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 | 第19页 |
5.借鉴相关外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 第19-20页 |
二、桂雅路小学学校“雅”文化的建设与实践 | 第20-36页 |
(一) 学校“雅”文化的制度建设——民主参与 | 第20-25页 |
1.教师的民主与参与 | 第21-22页 |
2.学生的民主与参与 | 第22-23页 |
3.家长的民主与参与 | 第23-25页 |
(二) 学校“雅”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贵于品,雅于行 | 第25-27页 |
1.校训:传递微笑,共享高雅 | 第25页 |
2.校风:大爱、大雅、大气 | 第25-26页 |
3.教风:让课堂充满智慧,让校园溢满微笑 | 第26页 |
4.学风:我学习,我快乐 | 第26-27页 |
(三) 学校“雅”文化的行为文化建设 | 第27-31页 |
1.教师行为文化建设——儒雅相伴 | 第27-29页 |
2.学生行为文化建设——高雅随行 | 第29-31页 |
(四) 学校“雅”文化的校本课程建设——大雅 | 第31-34页 |
1.课程目标 | 第31-32页 |
2.校本课程《大雅》实施的基本框架 | 第32页 |
3.校本课程的保障与推进 | 第32-34页 |
(五) 学校“雅”文化的校园环境建设——清新雅致 | 第34-36页 |
1.学校“雅”的校园环境布局和建筑风格 | 第34页 |
2.学校“雅”文化主题活动区的开发 | 第34-36页 |
三、桂雅路小学学校“雅”文化建设的反思 | 第36-41页 |
(一) 影响学校“雅”文化建设的因素 | 第36-38页 |
1.观念因素 | 第36页 |
2.人的因素 | 第36-37页 |
3.管理因素 | 第37-38页 |
4.物质因素 | 第38页 |
(二) 学校“雅”文化建设的建议 | 第38-41页 |
1.文化立校,重视学校精神的培育 | 第38页 |
2.以人为本,关注师生文化的建设 | 第38-39页 |
3.优化管理,提升“雅”文化的建设水平 | 第39-40页 |
4.整合资源,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50页 |
附录1:学校“雅”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44-45页 |
附录2:学校“雅”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45-47页 |
附录3:学校“雅”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家长卷) | 第47-48页 |
附录4:学校“雅”文化建设情况访谈提纲(社区人员卷)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