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文选注》所引纬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纬书的源起与兴废 | 第7-9页 |
第二节《文选》与李善注 | 第9-10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案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所据版本及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纬书概述与李善《文选注》引纬统计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引纬统计 | 第13-16页 |
一、所引三家注文统计 | 第13-15页 |
二、所引纬文统计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李善《文选注》引纬书辑 | 第16-58页 |
第一节 引《河图纬》《洛书纬》辑录 | 第16-20页 |
一、引《河图纬》辑录 | 第16-19页 |
二、引《洛书纬》辑录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引《易纬》《尚书纬》《尚书中候》辑录 | 第20-26页 |
一、引《易纬》辑录 | 第20-22页 |
二、引《尚书纬》辑录 | 第22-25页 |
三、引《尚书中候》辑录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引《诗纬》《礼纬》《乐纬》辑录 | 第26-33页 |
一、引《诗纬》辑录 | 第26-27页 |
二、引《礼纬》辑录 | 第27-30页 |
三、引《乐纬》辑录 | 第30-33页 |
第四节 引《春秋纬》《孝经纬》《论语谶》辑录 | 第33-58页 |
一、引《春秋纬》辑录 | 第33-49页 |
二、引《孝经纬》辑录 | 第49-53页 |
三、引《论语谶》辑录 | 第53-58页 |
第三章 李善《文选注》引纬特点研究 | 第58-64页 |
第一节 征引体例 | 第58-60页 |
第二节 训释内容 | 第60-64页 |
第四章 从李善《文选注》看纬书的文学意义 | 第64-72页 |
第一节 辞富:纬书与文学词汇的积累 | 第65-67页 |
第二节 事丰:纬书与文学典故的丰富 | 第67-68页 |
第三节 神思:纬书与文学想象的发展 | 第68-70页 |
第四节 旨深:纬书与文学象征的深化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97-98页 |
后记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