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白居易晚年居洛诗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5页
第一章 白居易晚年居洛概况第15-27页
    第一节 分司功能与白居易居洛职责第15-19页
        一、唐东都分司功能概述第15-17页
        二、白居易居洛的职务及工作第17-19页
    第二节 白居易晚年居洛交游考第19-23页
        一、与荣臣的交游情况第19-20页
        二、与贬臣的交游情况第20-21页
        三、与闲臣的交游情况第21-23页
    第三节 洛下闲适诗人唱和群体的形成第23-27页
        一、诗酒唱和第23-24页
        二、赋诗联句第24页
        三、宴饮集会第24-27页
第二章 中隐观念与其讽喻诗第27-38页
    第一节“中隐”观念的形成及其特质第27-31页
        一、“中隐”观念的形成第27-29页
        二、“中隐”的世俗性第29-31页
    第二节“中隐”观念对其讽喻诗的影响第31-38页
        一、讽喻诗形态的多样化第32-34页
        二、劝谕和教喻功能的强化第34-35页
        三、中正雅和气质的形成第35-38页
第三章“闲”“适”思想与其闲适诗第38-48页
    第一节 白居易的“闲”“适”思想第38-44页
        一、闲:心灵的闲淡、自适第38-41页
        二、适:调适行为、顺应潮流第41-44页
    第二节“闲”“适”思想对其闲适诗的影响第44-48页
        一、闲适诗的生活化第44-45页
        二、诗歌立意更重独善其身第45-46页
        三、诗歌境界趋向淡远第46-48页
第四章 道、释思想与其感伤诗第48-59页
    第一节 白居易的道、释思想第48-54页
        一、对道家、道教的态度第48-51页
        二、与佛教的关系第51-54页
    第二节 道、释思想对其感伤诗的影响第54-59页
        一、感伤诗的真挚化第55-58页
        二、理趣的提升第58-59页
第五章 白居易晚年诗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第59-70页
    第一节 白居易对晚唐五代诗风的影响第60-63页
        一、对生逢乱世、报国无门的感伤第60-61页
        二、闲适淡泊的心境和隐逸情怀第61-63页
    第二节 宋初诗人对白居易的继承第63-66页
    第三节 白居易对后世文人的影响第66-70页
结论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第76-77页
后记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善《文选注》所引纬书研究
下一篇:论尼采对海子诗歌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