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洪峰小说叙事人称的转换 | 第13-22页 |
一、叙述者人称角色的转换 | 第13-18页 |
1.第一人称:间离与拆解 | 第13-16页 |
2.第三人称:对话与重建 | 第16-18页 |
二、叙事者人称转换的意义 | 第18-22页 |
第二章 洪峰小说叙事结构的构建 | 第22-29页 |
一、时间与空间结构 | 第22-27页 |
1. 过去与现在的共时性呈现 | 第22-24页 |
2. 隐喻的空间场景设置 | 第24-27页 |
二、心理结构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洪峰小说叙事意义的生成 | 第29-39页 |
一、罪与罚的沉思 | 第29-33页 |
1. 情欲与原罪 | 第29-31页 |
2. 负疚与惩罚 | 第31-33页 |
二、生与死的追问 | 第33-39页 |
1.死亡景观:悲剧意义的消解 | 第33-35页 |
2.亵渎死亡:生之困境的凸显 | 第35-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