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柔性焊装生产线总拼夹具切换系统可靠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 复杂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 2 汽车柔性焊装生产线总拼夹具切换系统 | 第17-27页 |
| 2.1 汽车柔性焊装生产线 | 第17-22页 |
| 2.1.1 汽车柔性焊装生产线的概念 | 第17页 |
| 2.1.2 汽车柔性焊装生产线的特点 | 第17-18页 |
| 2.1.3 汽车柔性焊装生产线关键技术 | 第18-22页 |
| 2.2 汽车柔性焊装生产线总拼夹具切换系统 | 第22-26页 |
| 2.2.1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工作流程 | 第22-23页 |
| 2.2.2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的组成结构 | 第23-26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动态故障树 | 第27-43页 |
| 3.1 动态故障树 | 第27-28页 |
| 3.2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工作状态分析 | 第28-29页 |
| 3.2.1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的工作要求 | 第28-29页 |
| 3.2.2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的工作环境 | 第29页 |
| 3.3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的失效模式分析 | 第29-34页 |
| 3.3.1 夹具定位系统失效模式分析 | 第30-32页 |
| 3.3.2 夹具输送系统失效模式分析 | 第32-34页 |
| 3.3.3 控制系统失效模式分析 | 第34页 |
| 3.4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动态故障树建立 | 第34-41页 |
| 3.4.1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 3.4.2 夹具定位子系统故障树 | 第36-37页 |
| 3.4.3 夹具输送子系统故障树 | 第37-38页 |
| 3.4.4 控制系统故障树 | 第38-39页 |
| 3.4.5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故障树 | 第39-4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4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模糊动态故障树分析 | 第43-63页 |
| 4.1 动态故障树转化 | 第43-44页 |
| 4.2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故障树定性分析 | 第44-53页 |
| 4.2.1 最小割集求解 | 第45-47页 |
| 4.2.2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故障树最小割集 | 第47-53页 |
| 4.3 基于模糊专家评估的失效概率确定方法 | 第53-56页 |
| 4.3.1 模糊集 | 第53-54页 |
| 4.3.2 模糊专家评估流程 | 第54-55页 |
| 4.3.3 模糊评估结果处理方法 | 第55-56页 |
| 4.4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模糊故障树定量分析 | 第56-61页 |
| 4.4.1 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 第56-57页 |
| 4.4.2 底事件重要度 | 第57页 |
| 4.4.3 系统故障树定量分析 | 第57-6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5 总拼夹具切换系统可靠性提高方案 | 第63-75页 |
| 5.1 可靠性提高方案 | 第63-64页 |
| 5.1.1 后期维修方案 | 第63-64页 |
| 5.2 基于状态在线监测的可靠性提高方案 | 第64-66页 |
| 5.2.1 状态在线监测特征量确定 | 第65页 |
| 5.2.2 可靠性提高方案流程 | 第65-66页 |
| 5.3 定位子系统精度在线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第66-73页 |
| 5.3.1 定位精度测量的原理 | 第66-70页 |
| 5.3.2 精度在线检测系统组成 | 第70-72页 |
| 5.3.3 精度在线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72-7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5-77页 |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附录 | 第83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3页 |
| A1 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3页 |
| A2 申请的专利目录 | 第83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