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11-19页 |
| 一、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6页 |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 (二)访谈法 | 第16页 |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16页 |
| (四)实证分析法 | 第16-17页 |
| 四、创新点及不足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纳税服务的基础理论与我国纳税服务的历史发展 | 第19-25页 |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 (一)税收 | 第19页 |
| (二)服务型政府 | 第19-20页 |
| (三)纳税服务 | 第20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对纳税服务的启示 | 第20-21页 |
| (二)税收遵从理论及对纳税服务的启示 | 第21-23页 |
| 三、我国纳税服务的历史发展 | 第23-25页 |
| 第二章G县国税局纳税服务建设现状 | 第25-33页 |
| 一、G县国税局简介 | 第25页 |
| 二、G县国税局纳税服务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 三、G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的创新举措 | 第26-30页 |
| (一)致力推进网上办税,创设多元化办税服务新格局 | 第26-27页 |
| (二)加强基础事项管理,进一步推进办税服务厅向综合服务性机构转型 | 第27页 |
| (三)适宜配置办税服务资源,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 第27-28页 |
| (四)落实各项服务举措,推进纳税服务品牌建设 | 第28页 |
| (五)深入推进国地税协作,强化对纳税人权益的保护 | 第28-29页 |
| (六)切实加强办税服务厅管理,防范执法风险 | 第29-30页 |
| 四、G县国税局纳税服务建设取得的成效 | 第30-33页 |
| (一)建立了纳税服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 第30页 |
| (二)构建了高效的审批制度 | 第30-31页 |
| (三)实施在线服务创新,创建“税企通”品牌 | 第31页 |
| (四)拓展自助服务格局,推进办税社会化 | 第31-32页 |
| (五)纳税服务实绩突出,纳税人遵从度显著提升 | 第32-33页 |
| 第三章G县国税局纳税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3-39页 |
| 一、我国纳税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 二、G县国税局纳税服务存在的个性问题 | 第33-36页 |
| (一)纳税服务范围尚未实现全覆盖 | 第33-34页 |
| (二)纳税服务方式不够丰富 | 第34-35页 |
| (三)纳税服务监督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 第35页 |
| (四)纳税服务社会化程度偏低 | 第35-36页 |
| 三、G县国税局纳税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39页 |
| (一)纳税服务理念滞后 | 第36页 |
| (二)纳税文化淡薄 | 第36-37页 |
| (三)纳税服务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 | 第37页 |
| (四)监督评价机制缺位,高效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国外纳税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 第39-43页 |
| 一、英国:“整体政府”的纳税服务论 | 第39页 |
| 二、美国:“以顾客为中心”的纳税服务论 | 第39-40页 |
| 三、日本:权力分散与民营化的纳税服务论 | 第40-41页 |
| 四、澳大利亚:“让纳税人遵从变得更容易”的纳税服务论 | 第41-42页 |
| 五、国外纳税服务经验的启示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完善纳税服务的建议 | 第43-47页 |
| 一、明确政府的纳税服务角色 | 第43页 |
| 二、合理配置政府纳税服务职能 | 第43-44页 |
| 三、形成开放的纳税服务体系格局 | 第44-45页 |
| 四、不断丰富政府纳税服务工具 | 第45页 |
| 五、进一步提升政府纳税服务效能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