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工作不安全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以心理脱离为调节变量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2页
    2.1 工作不安全感概述第14-16页
        2.1.1 工作不安全感的概念第14页
        2.1.2 工作不安全感的结构与测量第14-15页
        2.1.3 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2.2 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第16-18页
        2.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第16页
        2.2.2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与测量第16-17页
        2.2.3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第17页
        2.2.4 工作不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2.3 心理脱离研究概述第18-20页
        2.3.1 心理脱离的概念第18页
        2.3.2 心理脱离的结构与测量第18页
        2.3.3 心理脱离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2.3.4 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脱离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9页
        2.3.5 心理脱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2.4 小结第20-22页
3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第22-26页
    3.1 构建理论模型第22页
    3.2 假设提出第22-25页
        3.2.1 工作不安全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假设第22-23页
        3.2.2 心理脱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假设第23-24页
        3.2.3 心理脱离的调节效应假设第24-25页
    3.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4 研究设计第26-36页
    4.1 问卷设计第26-28页
        4.1.1 自变量的测量第26页
        4.1.2 因变量的测量第26-27页
        4.1.3 调节变量的测量第27-28页
        4.1.4 控制变量的测量第28页
        4.1.5 调查问卷的形成第28页
    4.2 数据收集第28-29页
    4.3 信度和效度分析第29-35页
        4.3.1 工作不安全感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第30-31页
        4.3.2 心理脱离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第31-32页
        4.3.3 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第32-35页
    4.4 小结第35-36页
5 实证分析第36-50页
    5.1 相关性分析第36-37页
    5.2 回归分析第37-39页
        5.2.1 工作不安全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37-38页
        5.2.2 心理脱离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38-39页
    5.3 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分析第39-42页
        5.3.1 心理脱离对工作不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的调节分析第39-40页
        5.3.2 心理脱离对数量性工作不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的调节分析第40-41页
        5.3.3 心理脱离对质量性工作不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的调节分析第41-42页
    5.4 控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42-49页
        5.4.1 性别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42-43页
        5.4.2 年龄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43-44页
        5.4.3 婚姻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44-45页
        5.4.4 教育程度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45-46页
        5.4.5 工龄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46-47页
        5.4.6 职位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47-48页
        5.4.7 单位类型对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48-49页
    5.5 小结第49-5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0-56页
    6.1 研究结论第50-52页
        6.1.1 结论一第50-51页
        6.1.2 结论二第51页
        6.1.3 结论三第51-52页
    6.2 建议第52-54页
        6.2.1 组织方面第52-53页
        6.2.2 个体方面第53-54页
    6.3 本文的创新点第54页
    6.4 局限性与展望第54-56页
        6.4.1 研究的局限性第54页
        6.4.2 研究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附录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际控制人海外居留权异质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效应研究
下一篇: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