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的导向作用 | 第9-10页 |
(二)终身发展对英语学习能力的要求 | 第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关于学习方式内涵的研究综述 | 第12页 |
(二)关于高中生学习方式现状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关于高中生学习方式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四)关于高中生学习方式转变策略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一)高中生 | 第15页 |
(二)学习方式 | 第15-16页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6-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三)访谈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转变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一、学习方式的内涵界说 | 第19-21页 |
(一)学习方式概念 | 第19-20页 |
(二)学习方法 | 第20-21页 |
(三)学习策略 | 第21页 |
二、学习方式的种类 | 第21-26页 |
(一)接受式学习方式 | 第21-22页 |
(二)自主式学习方式 | 第22页 |
(三)合作式学习方式 | 第22-23页 |
(四)探究式学习方式 | 第23页 |
(五)情境式学习方式 | 第23-24页 |
(六)五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现状调查 | 第26-35页 |
一、调查设计 | 第26-29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6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6-27页 |
(三)调查实施 | 第27-29页 |
二、调查结果 | 第29-35页 |
(一)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二)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偏好差异性分析 | 第30-35页 |
第四章 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35-45页 |
一、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9页 |
(一)传统接受学习方式过分突出 | 第35-36页 |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 第36-37页 |
(三)新型学习方式未有效展开 | 第37-38页 |
(四)存在明显学习偏好差异 | 第38-39页 |
二、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 第39-45页 |
(一)学生因素 | 第39-41页 |
(二)教师因素 | 第41-42页 |
(三)学校因素 | 第42-45页 |
第五章 高中生英语学习方式转变策略 | 第45-53页 |
一、学生方面 | 第45-48页 |
(一)适应课堂角色转变 | 第45-46页 |
(二)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 | 第46页 |
(三)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 第46-47页 |
(四)主动融入英语学习环境 | 第47-48页 |
二、教师方面 | 第48-51页 |
(一)提高教师新型教学能力 | 第48-49页 |
(二)构建新型英语课堂学习环境 | 第49页 |
(三)新型英语课堂环节设计 | 第49-50页 |
(四)应用“差异互补”教学模式 | 第50-51页 |
三、学校方面 | 第51-53页 |
(一)为英语学习方式转变提供环境保障 | 第51页 |
(二)为英语学习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 | 第51-52页 |
(三)为英语学习方式转变提供资源保障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