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舰载直升机旋翼/机体/起落架/舰面耦合动力学模型 | 第19-38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19-20页 |
2.3 坐标系的建立及其变换 | 第20-24页 |
2.3.1 坐标系的建立 | 第20-22页 |
2.3.2 坐标系变换关系 | 第22-24页 |
2.4 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4-37页 |
2.4.1 舰船运动模型 | 第24-25页 |
2.4.2 旋翼摆振动力学方程 | 第25-28页 |
2.4.3 起落架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8-33页 |
2.4.4 空间机体动力学方程 | 第33-35页 |
2.4.5 旋翼/机体/起落架/舰面耦合动力学模型 | 第35-37页 |
2.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舰载直升机旋翼/机体/起落架/舰面耦合系统数值分析 | 第38-57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数值分析方法 | 第38-42页 |
3.2.1 状态空间特征值法稳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3.2.2 相平面法稳定性分析 | 第39-40页 |
3.2.3 动力学系统时域响应求解方法 | 第40-42页 |
3.3 耦合系统动稳定性分析 | 第42-54页 |
3.3.1 舰船固定时耦合系统动稳定性分析 | 第44-48页 |
3.3.2 舰船运动时耦合系统动稳定性分析 | 第48-54页 |
3.4 起落架参数影响 | 第54-56页 |
3.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鱼叉系留状态下舰载直升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 第57-70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鱼叉-格栅式着舰助降装置 | 第57-58页 |
4.3 考虑鱼叉-格栅着舰助降装置动力学分析模型 | 第58-61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61-69页 |
4.4.1 舰船固定时耦合系统动稳定性分析 | 第61-65页 |
4.4.2 舰船运动时耦合系统动稳定性分析 | 第65-69页 |
4.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舰载直升机旋翼/机体/起落架/舰面耦合系统仿真分析 | 第70-80页 |
5.1 引言 | 第70页 |
5.2 LMS Virtual.Lab Motion简介 | 第70-71页 |
5.3 直升机多体系统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71-74页 |
5.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71-72页 |
5.3.2 基于LMS Virtual.Lab Motion的虚拟样机模型 | 第72-74页 |
5.4 耦合系统仿真分析 | 第74-79页 |
5.4.1 不考虑鱼叉装置影响的耦合系统仿真分析 | 第75-76页 |
5.4.2 考虑鱼叉装置影响的耦合系统仿真分析 | 第76-79页 |
5.5 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