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桥梁结构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施工期结构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支持向量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PC刚构桥施工期材料时变效应试验研究 | 第17-32页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2.2 试验情况及测试方法 | 第18-21页 |
2.2.1 试验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 第18-19页 |
2.2.2 试件制备 | 第19-20页 |
2.2.3 测试方法 | 第20-21页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1-31页 |
2.3.1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1-23页 |
2.3.2 施工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 第23-26页 |
2.3.3 施工期混凝土弹性模量 | 第26-29页 |
2.3.4 施工期混凝土弹性模量与强度的关系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PC刚构桥施工期可靠性分析 | 第32-64页 |
3.1 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常用计算方法 | 第32-39页 |
3.1.1 结构可靠度理论 | 第32-33页 |
3.1.2 结构可靠指标 | 第33-34页 |
3.1.3 结构可靠度计算的常用方法 | 第34-39页 |
3.2 基于SVM的结构可靠度分析 | 第39-51页 |
3.2.1 支持向量机(SVM) | 第39-43页 |
3.2.2 核函数及样本点选取 | 第43-46页 |
3.2.3 参数寻优 | 第46-47页 |
3.2.4 可靠度计算流程 | 第47-49页 |
3.2.5 算例分析 | 第49-51页 |
3.3 PC刚构桥施工期主梁功能函数 | 第51-53页 |
3.3.1 施工期应力控制功能函数 | 第52页 |
3.3.2 施工期标高控制功能函数 | 第52-53页 |
3.4 PC刚构桥施工期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3-63页 |
3.4.1 工程背景 | 第53-55页 |
3.4.2 悬臂浇筑有限元模型建立方式 | 第55-57页 |
3.4.3 兑房河大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3.4.4 悬臂状态下主梁应力、挠度分析 | 第58-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基于SVM的可靠度计算及灵敏度分析 | 第64-85页 |
4.1 关键截面标高控制SVM回归模型 | 第64-72页 |
4.1.1 施工阶段主要结构参数 | 第64-65页 |
4.1.2 短悬臂阶段标高控制SVM回归模型 | 第65-67页 |
4.1.3 中悬臂阶段标高控制SVM回归模型 | 第67-70页 |
4.1.4 最大悬臂长度阶段标高控制SVM回归模型 | 第70-72页 |
4.2 PC刚构桥施工期标高控制可靠度计算 | 第72-79页 |
4.2.1 短悬臂阶段标高控制可靠度计算 | 第72-74页 |
4.2.2 中悬臂阶段标高控制可靠度计算 | 第74-77页 |
4.2.3 最大悬臂端控制截面标高控制可靠度计算 | 第77-79页 |
4.3 施工期可靠度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79-83页 |
4.3.1 施工期可靠度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79-81页 |
4.3.2 PC刚构桥施工期可靠度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81-83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83-8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附录 | 第93-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