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在役混凝土梁桥承载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在役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 第11-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在役混凝土梁桥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体系 | 第16-33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在役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分析 | 第16-23页 |
2.2.1 钢筋锈蚀 | 第16-19页 |
2.2.2 混凝土表观损伤 | 第19-20页 |
2.2.3 混凝土强度 | 第20-21页 |
2.2.4 混凝土结构裂缝 | 第21-23页 |
2.3 在役混凝土梁桥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 第23-31页 |
2.3.1 桥梁损伤度模糊综合评判框图 | 第24页 |
2.3.2 折减系数备择集与模糊关系矩阵确立 | 第24-26页 |
2.3.3 区间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26-28页 |
2.3.4 最优权向量 | 第28-31页 |
2.3.5 综合折减系数及估算结果 | 第31页 |
2.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实验验证 | 第33-45页 |
3.1 概述 | 第33页 |
3.2 实验概况 | 第33-36页 |
3.2.1 试件 | 第33-3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4-36页 |
3.3 实验过程及现象 | 第36-39页 |
3.3.1 实验前准备 | 第36-37页 |
3.3.2 加载方式及过程 | 第37-38页 |
3.3.3 实验后处理 | 第38-39页 |
3.4 实验数据分析 | 第39-43页 |
3.4.1 双筋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39页 |
3.4.2 实验结果校核 | 第39-41页 |
3.4.3 综合评价体系验证 | 第41-43页 |
3.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在役混凝土梁桥承载能力综合快速评价系统及承载能力衰变规律研究 | 第45-62页 |
4.1 概述 | 第45页 |
4.2 在役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 第45-47页 |
4.2.1 荷载试验法 | 第45-46页 |
4.2.2 旧桥检算系数法 | 第46页 |
4.2.3 AASHTO评定法 | 第46-47页 |
4.3 混凝土梁桥承载能力快速评价系统介绍 | 第47-49页 |
4.4 基于静动载实验的承载力快速评价系统验证 | 第49-51页 |
4.5 在役混凝土梁桥承载能力衰变规律研究 | 第51-61页 |
4.6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基于实测数据的模型修正及在役梁桥运营状况评估 | 第62-85页 |
5.1 概述 | 第62页 |
5.2 车辆荷载特性分析 | 第62-66页 |
5.2.1 选取典型车型 | 第62-63页 |
5.2.2 分车型车质量分析 | 第63-64页 |
5.2.3 车时距分析 | 第64-65页 |
5.2.4 车速参数分析 | 第65-66页 |
5.2.5 车道参数分析 | 第66页 |
5.3 随机车流模拟 | 第66-68页 |
5.4 基于静力目标函数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68-77页 |
5.4.1 模型修正技术 | 第68-71页 |
5.4.2 连续小箱梁 | 第71-77页 |
5.5 荷载效应分析 | 第77-80页 |
5.5.1 设计荷载效应分析 | 第77-79页 |
5.5.2 随机车流荷载效应分析 | 第79-80页 |
5.6 桥梁运营状况评价 | 第80-84页 |
5.7 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