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引言 | 第15-19页 |
第一章 民间组织志愿服务概念及功能 | 第19-27页 |
1.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1.1.1 县级城市 | 第19页 |
1.1.2 民间组织 | 第19-20页 |
1.1.3 志愿服务 | 第20-22页 |
1.1.4 志愿失灵 | 第22页 |
1.2 我国民间组织志愿服务的发展 | 第22-24页 |
1.2.1 我国民间组织志愿服务源远流长 | 第22-23页 |
1.2.2 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巨大难以估计 | 第23-24页 |
1.2.3 政府监管职能缺失 | 第24页 |
1.3 民间组织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 | 第24-27页 |
1.3.1 弥补政府和市场的治理缺陷 | 第24-25页 |
1.3.2 提供公民服务与公益援助 | 第25页 |
1.3.3 广泛动员社会资源 | 第25-27页 |
第二章 A县民间组织志愿服务发展状况 | 第27-35页 |
2.1 A县民间组织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 | 第27-28页 |
2.1.1 规章制度 | 第27-28页 |
2.1.2 职能与分工 | 第28页 |
2.1.3 人员构成 | 第28页 |
2.2 A县民间组织志愿服务的活动情况 | 第28-32页 |
2.2.1 主要服务领域 | 第31页 |
2.2.2 物资筹集情况 | 第31页 |
2.2.3 宣传公示情况 | 第31-32页 |
2.2.4 与其他团体合作情况 | 第32页 |
2.3 A县民间组织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影响力 | 第32-35页 |
2.3.1 积极寻求组织发展与活动完善 | 第32-33页 |
2.3.2 积极寻求政府支持与合作 | 第33页 |
2.3.3 在公益及慈善领域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制约A县民间组织志愿服务发展的问题及因素 | 第35-41页 |
3.1 活动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3.1.1 组织活动专业经验匮乏 | 第35页 |
3.1.2 服务观念陈旧 | 第35页 |
3.1.3 宣传力度不够 | 第35-36页 |
3.1.4 社会公信力不足 | 第36页 |
3.2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3.2.1 管理专业性不足 | 第36页 |
3.2.2 组织内制度功能弱小 | 第36-37页 |
3.2.3 专业人才匮乏 | 第37页 |
3.2.4 人员流动性大 | 第37页 |
3.2.5 评估激励机制缺乏 | 第37页 |
3.3 活动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3.3.1 资金来源渠道少 | 第37-38页 |
3.3.2 资金筹集存在制度限制 | 第38页 |
3.3.3 资金监管空白 | 第38页 |
3.4 政策制约及环境制约 | 第38-41页 |
3.4.1 政策约束 | 第39页 |
3.4.2 政府支持力度小 | 第39页 |
3.4.3 来自社会环境及相关人际关系的压力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提高县域民间组织志愿服务水平的相关建议 | 第41-49页 |
4.1 政府应当承担起引导、规划民间组织志愿服务的责任 | 第41-42页 |
4.1.1 发展志愿服务是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 | 第41页 |
4.1.2 创新机制,为志愿服务组织合法化创造条件 | 第41页 |
4.1.3 与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 第41-42页 |
4.2 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提供机制保障 | 第42-43页 |
4.2.1 建立统一的社会志愿服务指导协调机构 | 第42页 |
4.2.2 建立志愿服务保障与激励机制 | 第42-43页 |
4.2.3 完善和加强相关政策支持 | 第43页 |
4.2.4 构建完善的社会志愿服务监管体系 | 第43页 |
4.3 民间志愿服务组织要加强自我管理,不断提高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 第43-49页 |
4.3.1 努力取得合法地位 | 第43-44页 |
4.3.2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 | 第44页 |
4.3.3 开源节流,解决资金筹集难题 | 第44-45页 |
4.3.4 健全完善招募考核激励机制 | 第45-46页 |
4.3.5 多措并举,提高公信力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