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分支含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并联机构的应用第10-13页
    1.3 并联机构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论文选题意义第14-15页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输出参数间关系第16-25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输出位姿参数间关系第16-17页
    2.3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输出速度参数间关系第17-19页
    2.4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输出加速度参数间关系第19-20页
    2.5 3SPR机构输出参数间关系第20-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分支含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位置和工作空间分析第25-45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分支含有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的构型第25-27页
    3.3 基座型混联机构的位置分析第27-35页
        3.3.1 基座型混联机构的位置反解模型第28-29页
        3.3.2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基座型混联机构位置反解模型第29-31页
        3.3.3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基座型混联机构位置仿真验证第31-33页
        3.3.4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基座型混联机构工作空间第33-35页
    3.4 动平台型混联机构的位置分析第35-44页
        3.4.1 动平台型混联机构的位置反解模型第36-37页
        3.4.2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动平台型混联机构的位置反解第37-40页
        3.4.3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动平台型混联机构的位置仿真验证第40-42页
        3.4.4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动平台型混联机构的工作空间第42-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分支含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第45-57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基座型混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45-49页
        4.2.1 基座型混联机构的速度分析第45-47页
        4.2.2 基座型混联机构的加速度分析第47-49页
    4.3 动平台型混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49-52页
        4.3.1 动平台型混联机构的速度分析第49-51页
        4.3.2 动平台型混联机构的加速度分析第51-52页
    4.4 分支含 3SPR机构的混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52-56页
        4.4.1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基座型混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52-54页
        4.4.2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动平台型混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第54-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分支含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力学分析第57-75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分支含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静力学分析第57-59页
        5.2.1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基座型混联机构的静力学分析第58页
        5.2.2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动平台型混联机构静力学分析第58-59页
    5.3 分支含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第59-70页
        5.3.1 SPU分支运动分析第59-62页
        5.3.2 分支含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基座型混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第62-65页
        5.3.3 分支含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动平台型混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第65-70页
    5.4 分支含 3SPR机构的混联机构动力学验证第70-74页
        5.4.1 3SPR并联机构的分支运动特性分析第70-72页
        5.4.2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基座型混联机构动力学验证第72-73页
        5.4.3 分支含 3SPR机构的动平台型混联机构动力学验证第73-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中压力补偿阀对微动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ANSYS的三股螺旋弹簧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