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第6-8页 |
1.1 数据采集技术简介 | 第6页 |
1.2 背景 | 第6-7页 |
1.3 本文结构 | 第7-8页 |
第二章 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 第8-28页 |
2.1 采集技术基础 | 第8-18页 |
2.1.1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第8-12页 |
2.1.2 MIB | 第12-14页 |
2.1.3 agent | 第14-15页 |
2.1.4 Snmp Agent技术 | 第15-18页 |
2.1.4.1 Snmp Agent基础 | 第15-16页 |
2.1.4.2 支持的操作系统 | 第16-17页 |
2.1.4.3 公司应用Snmp agent实例 | 第17-18页 |
2.2 数据采集技术 | 第18-28页 |
2.2.1 get 和get-next | 第19-20页 |
2.2.2 轮询 | 第20页 |
2.2.3 采集代理技术 | 第20-24页 |
2.2.3.1 被管设备 | 第20页 |
2.2.3.2 任务 | 第20-21页 |
2.2.3.3 网络协议 | 第21页 |
2.2.3.4 架构图实现 | 第21-22页 |
2.2.3.5 代理软件基础 | 第22-23页 |
2.2.3.6 代理软件组成和作用 | 第23页 |
2.2.3.7 采集功能 | 第23-24页 |
2.2.4 主要采集设备 | 第24-25页 |
2.2.5 采集方法 | 第25页 |
2.2.6 灵活定制技术 | 第25-26页 |
2.2.7 数据采集技术具体实现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系统实现和软件设计 | 第28-50页 |
3.1 性能管理系统作用 | 第28-29页 |
3.2 数据采集算法 | 第29-32页 |
3.2.1 流程图 | 第29-31页 |
3.2.2 时序图 | 第31-32页 |
3.3 实现功能 | 第32-33页 |
3.4 开发方法创新 | 第33-35页 |
3.4.1 通用MIB采集器 | 第33-34页 |
3.4.2 数据库定时操作 | 第34页 |
3.4.3 MIB配置的灵活性 | 第34-35页 |
3.5 相关基础平台和开发工具 | 第35-37页 |
3.5.1 Rational Rose | 第35页 |
3.5.2 Sun Solaris 和IBM AIX 下C++ | 第35页 |
3.5.3 Borland 的JBuilder 6,7,8,9企业版 | 第35-36页 |
3.5.4 HP Snmp++ 2 | 第36页 |
3.5.5 Oracle8.1.7, 9.0.2 | 第36-37页 |
3.5.6 PRO*C/C++ | 第37页 |
3.5.7 HP OpenView Windows Network Node Manage | 第37页 |
3.6 技术应用领域 | 第37页 |
3.7 数据库设计 | 第37-38页 |
3.8 结构模块设计 | 第38-42页 |
3.8.1 总体结构 | 第38-40页 |
3.8.2 采集管理器模块 | 第40-41页 |
3.8.3 数据预处理模块 | 第41-42页 |
3.9 采集实现方法 | 第42-43页 |
3.10 接口与总线 | 第43-44页 |
3.10.1 系统接口 | 第43页 |
3.10.2 通信接口 | 第43-44页 |
3.10.3 消息总线 | 第44页 |
3.11 软件实现 | 第44-50页 |
3.11.1 Community Based Targets | 第44-45页 |
3.11.2 子程序类 | 第45-48页 |
3.11.2.1 Db_Oper类 | 第45-46页 |
3.11.2.2 Get_Str类 | 第46页 |
3.11.2.3 Com_Prob类 | 第46-47页 |
3.11.2.4 Dev_MP类 | 第47页 |
3.11.2.5 One_Tab类 | 第47页 |
3.11.2.6 One_Dev类 | 第47-48页 |
3.11.2.7 All_Dev类 | 第48页 |
3.11.2.8 Zy_Prob类 | 第48页 |
3.11.3 SNMP采集类(SNMP COLLECTING CLASS)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技术总结和展望 | 第50-52页 |
4.1 技术总结 | 第50-51页 |
4.2 技术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 文献 | 第52-55页 |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5-56页 |
致 谢 | 第56-57页 |
摘 要 | 第57-59页 |
Abstract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