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本题目来源 | 第10页 |
1.2 本题目意义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4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2 企业文化概述 | 第13-21页 |
2.1 企业文化概念及其组成部分 | 第13-17页 |
2.1.1 企业文化概念 | 第13-14页 |
2.1.2 企业文化的文化形态 | 第14-15页 |
2.1.3 企业文化的性质 | 第15-16页 |
2.1.4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2.2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 第17-19页 |
2.3 企业文化的功能 | 第19-21页 |
2.3.1 教化功能 | 第19页 |
2.3.2 维系功能 | 第19-20页 |
2.3.3 激励功能 | 第20页 |
2.3.4 资产增值功能 | 第20-21页 |
3 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 | 第21-39页 |
3.1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 第21-30页 |
3.1.1 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 | 第22页 |
3.1.2 关于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研究 | 第22-23页 |
3.1.3 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 | 第23页 |
3.1.4 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 | 第23页 |
3.1.5 学习型组织 | 第23-25页 |
3.1.6 西方优秀企业价值取向 | 第25-30页 |
3.2 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3.3 本文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 | 第32-39页 |
3.3.1 组织行为学理论 | 第32-33页 |
3.3.2 管理学理论 | 第33页 |
3.3.3 “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理论 | 第33页 |
3.3.4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 第33-34页 |
3.3.5 人力资源管理学 | 第34-35页 |
3.3.6 东方管理文化 | 第35-39页 |
4 CH公司企业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9-46页 |
4.1 公司简介 | 第39-41页 |
4.2 公司企业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41-46页 |
5 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指标评价 | 第46-55页 |
5.1 国内企业文化评价研究现状 | 第46-47页 |
5.2 企业文化评估指标的分析 | 第47-54页 |
5.3 CH公司企业文化评价 | 第54-55页 |
6 CH公司企业文化塑造与形象创新设计 | 第55-63页 |
6.1 重塑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 第55-58页 |
6.1.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 第55-58页 |
6.1.2 塑造团队精神 | 第58页 |
6.2 构建学习型组织 | 第58-60页 |
6.3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分配、激励机制 | 第60页 |
6.4 推行职工民主管理 | 第60-61页 |
6.5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 第61-63页 |
7 实现企业文化与形象创新设计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 第63-70页 |
7.1 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氛围 | 第63-65页 |
7.1.1 积极引导员工参与管理 | 第63-64页 |
7.1.2 搞活薪酬激励 | 第64页 |
7.1.3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激励 | 第64页 |
7.1.4 给予针对性激励 | 第64-65页 |
7.2 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总目标的统一--组织学习的切入点 | 第65-66页 |
7.2.1 在组织学习、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培训中帮助员工确定个人规划 | 第65页 |
7.2.2 进行环境分析 | 第65-66页 |
7.2.3 进行目标设计 | 第66页 |
7.3 推行目标管理,逐步建立高效的业绩管理体系 | 第66-68页 |
7.4 加强企业文化培训 | 第68-69页 |
7.5 导入CI项目,开展企业文化工程建设 | 第69-70页 |
8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