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第12-15页 |
1.2 排队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5-25页 |
1.2.1 无休假排队经济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2.2 具有休假的排队经济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2.3 排队经济学模型的研究现状述评 | 第23-2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7-29页 |
第2章 具有单重休假的 M/M/1 排队模型及策略分析 | 第29-54页 |
2.1 模型描述 | 第29-30页 |
2.2 可视排队 | 第30-40页 |
2.2.1 完全可视排队 | 第31-35页 |
2.2.2 几乎可视排队 | 第35-40页 |
2.3 不可视排队 | 第40-47页 |
2.3.1 几乎不可视排队 | 第40-45页 |
2.3.2 完全不可视排队 | 第45-47页 |
2.4 数值分析 | 第47-49页 |
2.5 应用举例 | 第49-5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具有启动时间和单重休假的 M/M/1 排队模型及策略分析 | 第54-72页 |
3.1 模型描述 | 第54-55页 |
3.2 可视排队 | 第55-60页 |
3.3 部分可视排队 | 第60-62页 |
3.4 不可视排队 | 第62-71页 |
3.4.1 均衡止步策略 | 第62-67页 |
3.4.2 社会最优止步策略 | 第67-70页 |
3.4.3 数值分析 | 第70-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具有 N 策略的 M/G/1 排队模型及策略分析 | 第72-89页 |
4.1 模型描述 | 第72-73页 |
4.2 完全不可视情形 | 第73-80页 |
4.2.1 均衡止步策略 | 第73-75页 |
4.2.2 社会最优止步策略 | 第75-76页 |
4.2.3 最优 N 策略 | 第76-78页 |
4.2.4 特殊情形 | 第78-80页 |
4.3 部分可视情形 | 第80-86页 |
4.3.1 稳态概率分析 | 第80-83页 |
4.3.2 均衡止步策略 | 第83-84页 |
4.3.3 社会最优止步策略 | 第84-86页 |
4.4 应用举例 | 第86-8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具有休假的离散时间 Geo/Geo/1 排队模型及策略分析 | 第89-105页 |
5.1 离散时间 Geo/Geo/1 多重休假排队 | 第89-93页 |
5.1.1 模型描述 | 第89-90页 |
5.1.2 均衡止步策略 | 第90-91页 |
5.1.3 社会最优策略 | 第91-92页 |
5.1.4 利润最大化 | 第92-93页 |
5.2 离散时间 Geo/Geo/1 单重休假排队 | 第93-103页 |
5.2.1 系统队长已知而服务员状态未知情形 | 第93-99页 |
5.2.2 系统队长和服务员状态均未知情形 | 第99-10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6章 具有多重工作休假的离散时间 Geo/Geo/1 排队模型及均衡策略分析 | 第105-124页 |
6.1 模型描述 | 第105-106页 |
6.2 完全可视情形 | 第106-108页 |
6.3 部分可视情形 | 第108-115页 |
6.3.1 稳态概率分析 | 第108-112页 |
6.3.2 均衡止步策略 | 第112-115页 |
6.4 完全不可视情形 | 第115-118页 |
6.5 数值分析 | 第118-119页 |
6.6 应用举例 | 第119-12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作者简介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