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整形外科学(修复外科学)论文--整形手术学论文

体外冲击波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1页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第15-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43页
    1.1 引言第17-18页
    1.2 增生性瘢痕的发生机制第18-25页
        1.2.1 细胞因素第18-19页
        1.2.2 细胞因子因素第19-22页
        1.2.3 微循环与氧张力第22-23页
        1.2.4 免疫因素第23页
        1.2.5 基因表达因素第23页
        1.2.6 创面因素第23-24页
        1.2.7 机械应力与神经源性炎症假说第24页
        1.2.8 问题与展望第24-25页
    1.3 增生性瘢痕的预防与治疗第25-36页
        1.3.1 药物治疗第25-30页
        1.3.2 物理疗法第30-31页
        1.3.3 手术治疗第31-32页
        1.3.4 放射治疗第32页
        1.3.5 冷冻治疗第32页
        1.3.6 小结第32-35页
        1.3.7 问题与展望第35-36页
    1.4 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概述第36-41页
        1.4.1 冲击波的物理特性第37-38页
        1.4.2 ESWT 的生物学效应第38-39页
        1.4.3 体外冲击波在泌尿科和消化科的应用第39页
        1.4.4 体外冲击波在骨科的应用第39-40页
        1.4.5 体外冲击波在心内科的应用第40页
        1.4.6 体外冲击波在软组织创面的应用第40-41页
        1.4.7 问题与展望第41页
    1.5 研究内容第41-42页
        1.5.1 增生性瘢痕模型的制备和检测第41页
        1.5.2 研究方法第41-42页
        1.5.3 研究目标第42页
    1.6 技术路线第42-43页
第2章 实验研究第43-99页
    2.1 实验动物第43页
    2.2 兔耳正常皮肤的检测第43-48页
        2.2.1 兔耳正常皮肤的 Antera 3D~ 检测第43-45页
        2.2.2 兔耳正常皮肤的病理学检测第45-48页
    2.3 兔耳增生性瘢痕(HS)模型的制备第48-49页
    2.4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检测第49-53页
        2.4.1 大体观察第49-50页
        2.4.2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 Antera 3D~ 检测第50-51页
        2.4.3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病理学检测第51-53页
        2.4.4 小结第53页
    2.5 ESWT 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研究第53-92页
        2.5.1 实验方法第53-55页
        2.5.2 ESWT 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影响的检测第55-66页
        2.5.3 病理学检测第66-70页
        2.5.4 ESWT 对 HS 增殖和分化影响的检测第70-80页
        2.5.5 对瘢痕 TGF-β/Smad 通路影响的研究第80-92页
    2.6 讨论第92-99页
        2.6.1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及机制第92-93页
        2.6.2 Antera 3D~ 在瘢痕评价中的作用第93-94页
        2.6.3 体外冲击波对增生性瘢痕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第94-95页
        2.6.4 体外冲击波对增生性瘢痕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第95-96页
        2.6.5 体外冲击波对增生性瘢痕 TGF-β/Smad 通路的影响第96-99页
第3章 结论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23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点的细胞行为学研究与神经示踪应用
下一篇:TPX2基因用于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