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四川大豆根瘤菌匹配菌株的筛选及抗逆、促生特性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12页
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2 研究相关进展第14-22页
    2.1 影响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因子第14-15页
    2.2 根瘤菌的分类与应用第15-16页
        2.2.1 根瘤菌资源分类第15-16页
        2.2.2 根瘤菌菌剂的应用第16页
    2.3 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研究第16-17页
    2.4 根瘤菌的匹配研究第17-18页
    2.5 抗逆促生性多功能菌株的筛选第18-21页
        2.5.1 抗逆菌株的筛选第18-19页
        2.5.2 溶磷、溶钾及分泌生长素菌株的筛选第19-20页
        2.5.3 微量元素耐性的筛选第20-21页
    2.6 四川大豆种植情况第21-22页
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4. 研究内容第23页
5. 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5.1 材料第23-27页
        5.1.1 供试菌株第23-25页
        5.1.2 回接和匹配试验第25-26页
        5.1.3 抗逆性、促生性与微量元素耐受性第26-27页
    5.2 方法第27-29页
        5.2.1 回接试验第27-28页
        5.2.2 匹配试验第28页
        5.2.3 酸碱耐受性第28页
        5.2.4 耐盐性测定第28页
        5.2.5 微量元素耐性测定第28页
        5.2.6 生长温度范围测定第28页
        5.2.7 解磷、解钾能力测定第28-29页
        5.2.8 分泌IAA能力测定第29页
6 结果与分析第29-46页
    6.1 回接试验第29-36页
        6.1.1 第一批回接的试验第29-33页
            6.1.1.1 菌株结瘤能力第32页
            6.1.1.2 对植株鲜重与干重的影响第32页
            6.1.1.3 对植株高度的影响第32页
            6.1.1.4 小结第32-33页
        6.1.2 第二批回接试验第33-36页
            6.1.2.1 菌株结瘤能力第35页
            6.1.2.2 对植株鲜重与干重的影响第35-36页
            6.1.2.3 对植株高度的影响第36页
            6.1.2.4 小结第36页
    6.2 匹配性试验第36-41页
        6.2.1 筛选菌株与“贡选1号”的匹配性第36-38页
            6.2.1.1 菌株的结瘤能力第37页
            6.2.1.2 对干重与鲜重的影响第37-38页
            6.2.1.3 对植株高度的影响第38页
            6.2.1.4 小结第38页
        6.2.2 筛选菌株与“射洪地方品种”的匹配试验第38-39页
            6.2.2.1 菌株的结瘤能力第39页
            6.2.2.2 对干重与鲜重的影响第39页
            6.2.2.3 试验对植株高度的影响第39页
            6.2.2.4 小结第39页
        6.2.3 筛选菌株与“川豆14”的匹配试验第39-41页
            6.2.3.1 菌株的结瘤能力第40页
            6.2.3.2 对干重与鲜重的影响第40-41页
            6.2.3.3 对植株高度的影响第41页
            6.2.3.4 小结第41页
    6.3 抗逆性试验第41-44页
        6.3.1 耐酸碱性第41-42页
        6.3.2 耐盐性第42页
        6.3.3 温度耐受范围第42-43页
        6.3.4 微量元素耐性第43-44页
    6.4 促生性试验第44-46页
        6.4.1 解磷解钾能力第44-46页
        6.4.2 分泌生长素(IAA)的能力第46页
7 讨论与结论第46-50页
    7.1 讨论第47-49页
    7.2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原汇达4S店售后服务经营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EVA的A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改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