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吸引律的离散时间控制器设计方法与实现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与课题相关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6-25页
        1.2.1 PID控制第16-17页
        1.2.2 滑模控制第17-21页
        1.2.3 重复控制第21-24页
        1.2.4 电机控制技术第24-25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5-27页
第二章 吸引律方法第27-55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系统描述及相关定义第28-29页
    2.3 吸引律第29-36页
    2.4 控制器设计第36-38页
    2.5 性能分析第38-48页
        2.5.1 单调减区域第38-39页
        2.5.2 绝对吸引层第39-40页
        2.5.3 稳态误差带第40-43页
        2.5.4 有限步收敛第43-48页
    2.6 数值仿真第48-54页
    2.7 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饱和吸引律第55-82页
    3.1 引言第55页
    3.2 饱和吸引律第55-59页
    3.3 控制器设计第59-60页
    3.4 性能分析第60-75页
        3.4.1 单调减区域第60-63页
        3.4.2 绝对吸引层第63-66页
        3.4.3 稳态误差带第66-72页
        3.4.4 有限步收敛第72-75页
    3.5 数值仿真第75-81页
    3.6 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单位向量连续化吸引律第82-100页
    4.1 引言第82页
    4.2 单位向量连续化吸引律第82-85页
    4.3 性能分析第85-95页
        4.3.1 绝对吸引层第86-88页
        4.3.2 单调减区域第88-91页
        4.3.3 稳态误差带第91-95页
    4.4 数值仿真第95-99页
    4.5 小结第99-100页
第五章 有限时间死区吸引律第100-113页
    5.1 引言第100页
    5.2 问题的提出和准备第100-101页
    5.3 有限时间死区吸引律及控制器设计第101-102页
    5.4 性能分析第102-110页
        5.4.1 单调减区域第102-105页
        5.4.2 绝对吸引层第105-107页
        5.4.3 稳态误差带第107-110页
    5.5 数值仿真第110-112页
    5.6 小结第112-113页
第六章 自适应吸引律第113-126页
    6.1 引言第113页
    6.2 问题描述第113-114页
    6.3 自适应吸引律第114-116页
    6.4 性能分析第116-121页
    6.5 数值仿真第121-125页
    6.6 小结第125-126页
第七章 离散重复控制器设计与实现第126-145页
    7.1 引言第126-127页
    7.2 问题描述第127页
    7.3 吸引律第127-131页
    7.4 重复控制器设计第131-133页
    7.5 性能分析第133-141页
        7.5.1 单调减区域第133-135页
        7.5.2 绝对吸引层第135-137页
        7.5.3 稳态误差带第137-139页
        7.5.4 有限步收敛第139-141页
    7.6 数值仿真第141-144页
    7.7 小结第144-145页
第八章 部分周期重复控制策略第145-176页
    8.1 引言第145-146页
    8.2 问题描述第146-152页
    8.3 部分周期重复控制器设计第152-155页
    8.4 性能分析第155-159页
    8.5 数值仿真第159-175页
        8.5.1 1/2周期重复控制第161-164页
        8.5.2 1/3周期重复控制第164-168页
        8.5.3 1/4周期重复控制第168-171页
        8.5.4 1/5周期重复控制第171-175页
    8.6 小结第175-176页
第九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第176-201页
    9.1 引言第176页
    9.2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硬件组成第176-181页
        9.2.1 伺服驱动器第177-178页
        9.2.2 位置传感器第178-179页
        9.2.3 DSP数字控制器第179-180页
        9.2.4 永磁同步电机第180-181页
    9.3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软件组成第181-183页
        9.3.1 Elmo数字驱动器配置第181页
        9.3.2 CCS软件配置及控制算法实现第181-183页
    9.4 最小二乘法辨识建模第183-184页
    9.5 实验结果第184-200页
        9.5.1 周期跟踪第185-196页
        9.5.2 定位控制第196-200页
    9.6 小结第200-201页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第201-204页
    10.1 结论第201-202页
    10.2 展望第202-204页
参考文献第204-213页
致谢第213-21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214-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EVC的视频编码与视频无线传输机制研究
下一篇:用户行为数据的交互式可视挖掘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