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激光点云的颜色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图表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车载系统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CCD相机的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 ·数据融合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数据内插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 第20-23页 |
| ·本文完成的的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颜色数据采集系统 | 第23-36页 |
| ·相机的硬件系统 | 第23-31页 |
| ·相机的类型选择 | 第23-25页 |
| ·TVI相机的工作原理 | 第25-28页 |
| ·镜头的选择 | 第28-30页 |
| ·数据采集盒 | 第30-31页 |
| ·连接方式 | 第31页 |
| ·相机的软件系统 | 第31-33页 |
| ·相机控制软件 | 第31-32页 |
| ·白平衡软件 | 第32页 |
| ·数据采集软件 | 第32-33页 |
| ·同步控制 | 第33-36页 |
| ·时间同步 | 第33-34页 |
| ·空间同步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第36-42页 |
| ·系统设置 | 第36-37页 |
| ·POS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 ·激光扫描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 ·图像格式转换与拼接 | 第39-42页 |
| ·原始影像格式分析 | 第39-40页 |
| ·RAW格式到BMP格式的转换 | 第40-41页 |
| ·图像拼接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颜色数据与激光点云数据融合 | 第42-56页 |
| ·相机成像模型 | 第42-43页 |
| ·坐标系定义 | 第42页 |
| ·线阵相机中心成像模型 | 第42-43页 |
| ·相机标定 | 第43-48页 |
| ·标定原理 | 第43-45页 |
| ·标定实现 | 第45-48页 |
| ·数据特征分析 | 第48-49页 |
| ·数据融合 | 第49-52页 |
| ·基于最佳扫描行的融合 | 第50-51页 |
| ·基于硬件的融合 | 第51-52页 |
| ·融合比较 | 第52-54页 |
| ·融合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彩色激光点云数据的深度处理 | 第56-66页 |
| ·真实颜色内插 | 第56-62页 |
| ·原始彩色激光点云数据特征 | 第56-57页 |
| ·数据内插 | 第57-60页 |
| ·逐行内插 | 第58-59页 |
| ·隔行内插 | 第59-60页 |
| ·内插实施 | 第60-62页 |
| ·子点云显示 | 第62-63页 |
| ·分类子点云 | 第62-63页 |
| ·交互选取子点云 | 第63页 |
| ·颜色信息辅助点云分类 | 第63-65页 |
| ·可量测正射影像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9页 |
| ·总结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