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员工流失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员工流失的概念 | 第20页 |
2.2 员工满意度概念 | 第20页 |
2.3 员工流失的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3.1 马奇西蒙的参与者决定模型 | 第21页 |
2.3.2 普莱斯模型 | 第21页 |
2.3.3 莫布雷模型 | 第21-22页 |
2.3.4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 | 第22-23页 |
2.3.5 马金贵和张长元的推拉理论 | 第23-24页 |
3 华图教育公司发展的现状 | 第24-33页 |
3.1 公司发展概况 | 第24-30页 |
3.1.1 公司发展历程 | 第24页 |
3.1.2 公司简介 | 第24-25页 |
3.1.3 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3.1.4 员工流失概况 | 第26-30页 |
3.2 员工流失案例 | 第30-33页 |
3.2.1 著名的华图高管离职事件 | 第30-31页 |
3.2.2 国考前的员工离职事件 | 第31页 |
3.2.3 教学教研部成果管理师的离职 | 第31-32页 |
3.2.4 薪酬改革以后大批员工的离职事件 | 第32-33页 |
4 华图教育员工流失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第33-44页 |
4.1 影响华图员工流失的指标体系 | 第33-34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34-36页 |
4.2.1 员工满意度与企业员工流失的假设 | 第34页 |
4.2.2 个人因素与企业员工满意度及员工流失的假设 | 第34-35页 |
4.2.3 组织因素与企业员工满意度及员工流失的假设 | 第35-36页 |
4.2.4 社会因素与企业员工满意度及员工流失的假设 | 第36页 |
4.2.5 家庭因素与企业员工满意度及员工流失的假设 | 第36页 |
4.3 研究设计 | 第36-38页 |
4.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6-37页 |
4.3.2 问卷设计 | 第37页 |
4.3.3 研究时间与对象 | 第37-38页 |
4.4 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38-42页 |
4.4.1 样本的整体情况统计 | 第38页 |
4.4.2 样本人口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41页 |
4.4.3 员工离职影响因素的样本统计 | 第41-42页 |
4.5 模型的选择 | 第42-44页 |
4.5.1 因子分析法 | 第42-43页 |
4.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5 基于员工满意度的华图教育公司员工流失的实证分析 | 第44-54页 |
5.1 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5.2 因子分析 | 第45-49页 |
5.2.1 效度分析 | 第45页 |
5.2.2 变量共同度分析 | 第45-46页 |
5.2.3 特征根与方差贡献率分析 | 第46-47页 |
5.2.4 因子分析的结果解释 | 第47-49页 |
5.3 回归分析 | 第49-52页 |
5.3.1 相关分析 | 第49-50页 |
5.3.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0-52页 |
5.4 华图教育员工流失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52-54页 |
6 改善员工流失的对策研究 | 第54-59页 |
6.1 完善薪酬福利体系 | 第54-55页 |
6.2 提高员工个人综合能力 | 第55页 |
6.3 提高企业培训质量 | 第55-56页 |
6.4 改善管理制度,促进人性化管理 | 第56页 |
6.5 更新硬件设施,改善工作环境 | 第56-57页 |
6.6 实施企业战略变革,适应社会发展环境 | 第57页 |
6.7 促进工作家庭增益,提高员工家庭满意度 | 第57-5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结论 | 第59-60页 |
7.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调查问卷 | 第65-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