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基于相关熵的光伏阵列模型鲁棒参数辨识方法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2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2.1 光伏发电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2.2 光伏阵列模型概述第15-18页
    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理想情况下光伏电池与光伏阵列的建模第20-30页
    1 理想情况下光伏电池的建模第20-25页
        1.1 光伏电池分类第20页
        1.2 光伏电池的基本原理第20-21页
        1.3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第21-23页
        1.4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分析第23-25页
    2 均匀光照情况下光伏阵列模型第25-28页
    3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基于相关熵的鲁棒估计器第30-36页
    1 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器第30-31页
    2 相关熵估计器第31-32页
    3 基于相关熵的鲁棒估计器第32-33页
    4 本章小结第33-36页
第四章 理想情况下光伏电池与光伏阵列的鲁棒参数辨识第36-44页
    1 参数辨识问题构造第36-38页
        1.1 基于加权最小二乘的参数辨识方法第36-37页
        1.2 基于相关熵的参数辨识方法第37-38页
    2 参数辨识仿真与分析第38-40页
    3 光伏电池测试数据验证第40-42页
    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五章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建模第44-62页
    1 光伏阵列的局部阴影问题第44-46页
        1.1 光伏阵列的失配现象与热斑效应第44-45页
            1.1.1 光伏电池的串并联连接与失配第44页
            1.1.2 光伏阵列的热斑效应第44-45页
        1.2 局部阴影的形成和危害第45-46页
            1.2.1 造成局部阴影现象的原因第45页
            1.2.2 局部阴影现象发生的危害第45-46页
    2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基本原理第46-53页
        2.1 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数学模型第46-52页
        2.2 {Ns×1}单串阵列模型仿真分析第52-53页
    3 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数学模型的仿真分析第53-60页
        3.1 实验验证一第54-56页
        3.2 实验验证二第56-57页
        3.3 实验验证三第57-59页
        3.4 实验验证四第59-60页
    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鲁棒参数辨识第62-70页
    1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鲁棒参数辨识第62-63页
    2 参数辨识仿真与分析第63-66页
    3 实验数据验证第66-69页
        3.1 实验验证一第66-67页
        3.2 实验验证二第67-68页
        3.3 实验验证三第68-69页
    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1 总结第70-71页
    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8页
附件A第78-80页
附件B第80-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培养中学生物理兴趣的教学实践研究
下一篇:适应梅雨天气的太阳能LED路灯控制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