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小初衔接生物“遗传与变异”学习进阶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0-14页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的创新性第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14-25页
    1. 学习进阶概述第14-20页
        1.1 学习进阶的由来第14页
        1.2 学习进阶的内涵第14-15页
        1.3 学习进阶的特征第15-16页
        1.4 学习进阶的组成要素第16-17页
        1.5 学习进阶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第17-18页
        1.6 国内外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2. “遗传与变异”的教学研究现状第20-25页
        2.1 “遗传与变异”在科学教育中的意义第20-21页
        2.2 六、八年级遗传与变异知识概述第21-23页
        2.3 围绕“遗传与变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第23-25页
第三章 “遗传与变异”前概念测试第25-32页
    1 研究对象第25页
    2. 研究思路第25页
    3. 研究方法第25页
    4. 研究工具第25页
    5. 研究准备第25-27页
        5.1 “遗传与变异”知识梳理第25-26页
        5.2 “遗传与变异”命题知识与测验题目双向细目对照表第26-27页
        5.3 “遗传与变异”前概念测验试题第27页
    6. 研究实施第27页
    7.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7.1 前测结果第27-28页
        7.2 结果分析第28-29页
        7.3 《测验一》第6题数据分析第29-30页
        7.4 结果分析第30页
    8. 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构建“遗传与变异”的学习进阶第32-46页
    1. 研究目的第32页
    2. 研究方法第32页
    3. 研究思路第32-33页
    4. 理论化“遗传与变异”的学习进阶构建第33-38页
        4.1 确定学习进阶的终点第33页
        4.2 确定变量第33-36页
        4.3 “遗传与变异”学习进阶的假设第36-38页
    5. 学习进阶假设的修订第38-41页
        5.1 实施思路第38页
        5.2 编制测试题第38-39页
        5.3 学习进阶的验证以及修改第39-41页
    6. “遗传与变异”学习进阶的最终确定第41-46页
第五章 学习进阶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第46-59页
    1. 研究对象第46-47页
    2 研究过程第47-59页
        2.1 教学设计原则第47页
        2.2 教学设计第47-52页
        2.3 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第52-5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第59-62页
    1. 研究结论第59页
    2. 对学习进阶理论教学的反思第59-60页
    3. 教学建议第60-61页
    4.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第64-76页
    附录A 初中科学与小学科学衔接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小学)第64-66页
    附录B 初中科学与小学科学衔接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初中)第66-68页
    附录C 初中科学与小学科学衔接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汇总(小学段)第68-69页
    附录D 初中科学与小学科学衔接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汇总(初中段)第69-70页
    附录E 生物遗传与变异测试题1第70-73页
    附录F 生物遗传与变异测试题2第73-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生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下一篇:师范生提问技能发展的反思性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