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2-16页 |
1.1 新高考政策的出台 | 第12-13页 |
1.2 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带来的影响 | 第13-16页 |
1.2.1 对高中生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2 对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3 强调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 | 第15-16页 |
2 选题由来 | 第16-17页 |
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3.1 为一线教师提供生涯教育教学材料 | 第17页 |
3.2 有助于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学科的价值 | 第17页 |
3.3 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决策技能 | 第17-18页 |
3.4 对其他学科也有一定启发和参考书刊值 | 第18页 |
4 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4.1 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学生涯教育实施现状 | 第18-20页 |
4.1.1 美国中学生涯教育实施现状 | 第18-19页 |
4.1.2 加拿大中学生涯教育实施现状 | 第19页 |
4.1.3 日本中学生涯教育实施现状 | 第19-20页 |
4.2 国内高中生涯教育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3-26页 |
5.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26-34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1.1 生涯教育 | 第26-28页 |
1.2 校本课程 | 第28页 |
1.3 校才棵程开发 | 第28-29页 |
2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概述 | 第29-34页 |
2.1 金字塔模型 | 第29-31页 |
2.2 CASVE循环 | 第31-34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生涯教育校本课程环境分析 | 第34-44页 |
1 环境分析 | 第34-36页 |
1.1 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 第34-35页 |
1.2 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 第35-36页 |
2 学生需求情况调查 | 第36-44页 |
2.1 调查对象 | 第36页 |
2.2 工具 | 第36-37页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7页 |
2.4 结果 | 第37-41页 |
2.5 讨论 | 第41-44页 |
2.5.1 温州地区2014级高中生选科与所喜欢科目的一致性分析 | 第41页 |
2.5.2 对学生是否明确未来从事职业的情况分析 | 第41页 |
2.5.3 学生选择专业的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2.5.4 学生对自我能力、兴趣的了解情况分析 | 第42页 |
2.5.5 学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分析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生物学带给您的选择”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 | 第44-54页 |
1 校本课程理念的选定 | 第44-45页 |
1.1 校本课程的课程理念 | 第44页 |
1.2 “生物学带给您的选择”高中生涯教育校本课程的课程理念 | 第44-45页 |
2 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 | 第45-46页 |
2.1 课程目标的概论 | 第45页 |
2.2 “生物学带给您的选择”高中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 | 第45-46页 |
3 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 第46-54页 |
3.1 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 第46-48页 |
3.2 “生物学带给您的选择”高中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 第48-54页 |
第五章 “生物学带给您的选择”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 第54-64页 |
1 “生物学带给您的选择”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54-60页 |
1.1 实施过程 | 第54-55页 |
1.2 课程开发实例1 | 第55-56页 |
1.3 课程开发实例2 | 第56-60页 |
2 “生物学带给您的选择”高中校本课程的课程本身评价 | 第60-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64-66页 |
1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2 反思 | 第64-66页 |
2.1 课程效果的全面评价和后期追踪 | 第64-65页 |
2.2 与专业生涯课程相比,该课程的有效性有待考证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84页 |
附录A 温州地区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现状学生问卷 | 第68-71页 |
附录B 国家职业大典中与生物相关的职业统计表 | 第71-81页 |
附录C 同伴评价表及校本课程本身评价表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