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世界各国体育事业论文--运动场地与设备论文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对象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4.1 国内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2 国外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2.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管理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第18-25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委托管理模式第18页
        2.1.2 承包经营模式第18-19页
        2.1.3 租赁经营模式第19页
    2.2 委托管理、承包、租赁的区别第19-20页
    2.3 学校体育场馆委托管理的相关理论第20-22页
        2.3.1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概念第20-21页
        2.3.2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管理的概念第21页
        2.3.3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管理的目的第21-22页
    2.4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管理构建基础第22-25页
        2.4.1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管理理论基础第22-23页
        2.4.2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第23-25页
3.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第25-29页
    3.1 我国教育系统体育场馆情况分析第25-26页
    3.2 现有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的分析第26-27页
    3.3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经营方式分析第27-29页
4.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制约因素第29-32页
    4.1 安全问题第29页
    4.2 管理问题第29页
    4.3 经费问题第29-30页
    4.4 自身条件因素第30页
    4.5 观念因素第30-31页
    4.6 法律法规因素第31-32页
5.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委托管理的意义第32-34页
    5.1 有效盘活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第32页
    5.2 丰富学校体育场馆服务内容第32页
    5.3 规避学校风险,消除后顾之忧第32-33页
    5.4 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第33页
    5.5 促进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第33-34页
6.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管理的成功经验第34-36页
    6.1 “无锡模式”第34页
    6.2 “慈溪模式”第34-35页
    6.3 “桃浦模式”第35-36页
7.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管理模式之困境第36-38页
    7.1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第36页
    7.2 学校体育场馆硬件条件较差第36-37页
    7.3 专业第三方管理机构较为缺乏第37-38页
8. 结论与建议第38-41页
    8.1 结论第38页
    8.2 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实施委托管理的建议第38-41页
        8.2.1 政府支持学校场馆实施委托管理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率第38-39页
        8.2.2 积极培育第三方专业管理机构,承接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第39页
        8.2.3 加大投入,依托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区域性健身中心第39页
        8.2.4 树立学校体育场馆委托管理标杆,推广成功经验第39-40页
        8.2.5 转变校方思想观念,学习现有成功经验第40页
        8.2.6 完善风险转移机制,规避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风险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第44-4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路径研究
下一篇:2016东风雷诺武汉马拉松赛竞赛组织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