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一种新型码垛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动态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5页
        1.1.1 课题的来源第12页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5页
    1.2 码垛机器人的发展概况第15-19页
        1.2.1 发达国家码垛机器人的发展概况第15-16页
        1.2.2 我国发展码垛机器人的情况第16-18页
        1.2.3 机器人的总体发展趋势第18-19页
    1.3 含运动副间隙机构研究情况第19-21页
        1.3.1 三状态间隙模型第19-20页
        1.3.2 二状态间隙模型第20页
        1.3.3 连续接触模型第20-21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码垛机器人机构选型及创新设计第23-34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码垛机器人构型分类及应用第23-27页
        2.2.1 工业机器人构型综合分析第23-25页
        2.2.2 传统码垛机器人的主要构型及应用第25-26页
        2.2.3 可控机构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第26-27页
    2.3 码垛机器人的机构设计第27-30页
    2.4 码垛机器人的机构介绍及自由度分析第30-32页
        2.4.1 机构介绍第30-31页
        2.4.2 自由度分析第31-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码垛机器人运动学研究第34-56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码垛机器人位置正、逆解分析第34-43页
        3.2.1 D-H方法简介第34页
        3.2.2 机器人的D-H坐标系及参数建立原则第34-36页
        3.2.3 机构位置正解第36-39页
        3.2.4 机构位置正解算例验证第39-41页
        3.2.5 机构位置逆解第41-43页
    3.3 码垛机器人速度分析第43-48页
        3.3.1 雅可比矩阵的求解第44页
        3.3.2 机器人速度分析第44-48页
    3.4 码垛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第48-51页
    3.5 码垛机器人运动学仿真第51-55页
        3.5.1 正向运动学仿真第51-54页
        3.5.2 逆向运动学仿真第54-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码垛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第56-70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机器人柔性建模方法介绍第56-57页
    4.3 码垛机器人的刚体动力学建模第57-62页
        4.3.1 机器人的动能第58-60页
        4.3.2 机器人的势能第60页
        4.3.3 机器人的拉格朗日函数第60页
        4.3.4 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第60-62页
    4.4 码垛机器人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第62-64页
    4.5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搭建和仿真研究第64-69页
        4.5.1 码垛机器人虚拟样机第64-66页
        4.5.2 动力学仿真分析第66-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考虑运动副间隙的码垛机构运动特性研究第70-81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考虑运动副间隙的码垛机器人结构分析第70-71页
    5.3 基于二状态模型和牛顿定律分析机构运动特性第71-76页
        5.3.1 含间隙运动副接触力模型第72-73页
        5.3.2 含间隙运动副状态判定条件第73-74页
        5.3.3 码垛机构的含间隙运动副接触力分析第74-75页
        5.3.4 各杆件质心位置、速度、加速度第75-76页
        5.3.5 系统动力学方程推导第76页
    5.4 含间隙与无间隙码垛机构动态仿真对比分析第76-80页
        5.4.1 仿真方法与参数设定第76-77页
        5.4.2 ADMAS中碰撞接触力模型第77-78页
        5.4.3 有无运动副间隙时机构运动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78-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基于有限元的机器人模态仿真分析第81-93页
    6.1 引言第81页
    6.2 模态分析简介第81-83页
    6.3 机器人典型位姿下的有限元建模第83-85页
        6.3.1 前处理第83-84页
        6.3.2 有限元网格模型第84-85页
    6.4 模态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5-92页
        6.4.1 位姿1模态研究第85-87页
        6.4.2 位姿2模态研究第87-89页
        6.4.3 位姿3模态研究第89-90页
        6.4.4 结果分析及优化措施第90-92页
    6.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93-96页
    7.1 总结第93-94页
    7.2 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新型混合驱动式码垛机器人机构设计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