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2.1 现代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18页 |
2.2 基于风险调整收益的整体基金绩效评估方法 | 第18-19页 |
2.3 基于资产定价模型的多因子绩效评估方法 | 第19-21页 |
2.4 基于资产定价模型的选股和择时能力研究 | 第21-22页 |
2.5 基于比较基准评估的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3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第24-34页 |
3.1 q-因子模型 | 第24-26页 |
3.2 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判断的理论依据 | 第26-28页 |
3.3 基金经理择时能力判断的理论依据 | 第28-30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30-34页 |
3.4.1 样本的选取 | 第30页 |
3.4.2 Carhart四因子模型的因子构建 | 第30-32页 |
3.4.3 q-因子模型的因子构建 | 第32页 |
3.4.4 有关收益率的计算 | 第32-34页 |
4 基金选股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34-42页 |
4.1 描述性统计 | 第34-36页 |
4.1.1 比较基准的选取 | 第34-35页 |
4.1.2 基金组合的超额收益 | 第35-36页 |
4.2 基于Carhart四因子模型的基金选股能力分析 | 第36-38页 |
4.2.1 比较基准的alpha值 | 第36-37页 |
4.2.2 基金组合的alpha值 | 第37-38页 |
4.3 基于q-因子模型的基金选股能力分析 | 第38-41页 |
4.3.1 比较基准的alpha值 | 第38页 |
4.3.2 基金组合的alpha值 | 第38-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基金择时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42-50页 |
5.1 基于Carhart四因子模型的基金择时能力分析 | 第42-46页 |
5.1.1 基金组合的beta值 | 第42-44页 |
5.1.2 基金组合的择时因子 | 第44-46页 |
5.2 基于q-因子模型的基金择时能力分析 | 第46-48页 |
5.2.1 基金组合的beta值 | 第46-48页 |
5.2.2 基金组合的择时因子 | 第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6 改进后的q-因子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第50-60页 |
6.1 残差自抽样分析 | 第50-52页 |
6.2 基准选择的敏感度分析 | 第52-56页 |
6.3 子样本分析 | 第56-60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