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建筑论文

武汉市建筑垃圾与空气质量相关性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8-27页
    2.1 建筑垃圾的相关理论第18-22页
        2.1.1 建筑垃圾的概念第18-19页
        2.1.2 建筑垃圾的分类第19页
        2.1.3 建筑垃圾的来源第19-22页
    2.2 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第22-24页
        2.2.1 循环经济的概念第22-23页
        2.2.2 循环经济的特征第23页
        2.2.3 循环经济的原则第23-24页
    2.3 空气质量第24-25页
        2.3.1 空气质量的定义和主要污染物第24页
        2.3.2 空气质量的常用指标第24-25页
        2.3.3 空气质量的级别第25页
    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相关理论第25-27页
第3章 武汉市建筑垃圾与空气质量现状分析第27-32页
    3.1 武汉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第27-29页
    3.2 武汉市空气质量现状分析第29-31页
    3.3 武汉市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与可吸入颗粒物之间的关系第31-32页
第4章 武汉市建筑垃圾和空气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第32-38页
    4.1 平稳性检验第32-33页
    4.2 协整关系检验第33-34页
    4.3 误差修正模型第34页
    4.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34-35页
    4.5 因果关系检验结论第35-38页
        4.5.1 建筑垃圾增长对空气质量变化影响作用第35-36页
        4.5.2 空气质量变化对建筑垃圾增长影响作用第36-38页
第5章 减少建筑垃圾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第38-42页
    5.1 完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相关制度第38-39页
    5.2 提升施工单位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意识第39页
    5.3 加强监理单位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监督第39-40页
    5.4 促进第三方建筑垃圾循环再制造第40页
    5.5 个人应积极监督、举报和制止第40-4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6.1 全文总结第42-43页
    6.2 研究展望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0-51页
附录3 数据附表第51-52页
详细摘要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展示空间设计理论与中职实践教学的结合—哈工美校展示空间实践课教学案例
下一篇:纸艺在乡镇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长春镇中心学校教学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