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1.1 益生菌与益生元 | 第10-12页 |
1.1.1 益生菌 | 第10-11页 |
1.1.2 益生元 | 第11-12页 |
1.1.3 合生元 | 第12页 |
1.2 乳酸菌 | 第12-13页 |
1.2.1 植物乳杆菌 | 第12页 |
1.2.2 干酪乳杆菌 | 第12-13页 |
1.2.3 歧杆菌 | 第13页 |
1.3 燕麦 | 第13-16页 |
1.3.1 燕麦的概述 | 第13-14页 |
1.3.2 燕麦β-葡聚糖 | 第14-15页 |
1.3.3 燕麦肽 | 第15-16页 |
1.4 益生菌发酵谷物 | 第16-17页 |
1.4.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5 固态发酵 | 第17-19页 |
1.5.1 固态发酵概述 | 第17页 |
1.5.2 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 第17-19页 |
1.5.3 固体发酵技术的产品应用 | 第19页 |
1.6 真空冷冻干燥 | 第19-21页 |
1.6.1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概述 | 第19-20页 |
1.6.2 功能性低聚糖作为冷冻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8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菌种来源 | 第22页 |
2.1.2 培养基 | 第22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4页 |
2.2.1 培养方法 | 第24-25页 |
2.2.2 植物乳杆菌TK9固态发酵燕麦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5页 |
2.2.3 干酪乳杆菌Zhang固态发酵燕麦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5-26页 |
2.2.4 双歧杆菌V9固态发酵燕麦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6页 |
2.2.5 活菌计数方法 | 第26-27页 |
2.2.6 pH值和总酸度(TTA)的测定 | 第27-28页 |
2.2.7 三种乳酸菌发酵前后燕麦营养成分变化的测定 | 第28-32页 |
2.2.8 三种乳酸菌发酵燕麦产品干燥方式的研究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59页 |
3.1 植物乳杆菌TK9、干酪乳杆菌Zhang种子液的生长曲线 | 第34-35页 |
3.2 植物乳杆菌TK9固态发酵燕麦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5-38页 |
3.2.1 含水量对植物乳杆菌TK9活菌数的影响 | 第35页 |
3.2.2 接种量对植物乳杆菌TK9活菌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3 发酵时间对植物乳杆菌TK9活菌数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4 培养基初始pH值对植物乳杆菌TK9活菌数的影响 | 第37页 |
3.2.5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 | 第37-38页 |
3.3 干酪乳杆菌Zhang固态发酵燕麦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8-42页 |
3.3.1 含水量对干酪乳杆菌Zhang活菌数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接种量对干酪乳杆菌Zhang活菌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 发酵时间对干酪乳杆菌Zhang活菌数的影响 | 第40页 |
3.3.4 培养基初始pH值对干酪乳杆菌Zhang活菌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5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 | 第41-42页 |
3.4 双歧杆菌V9固态发酵燕麦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2-46页 |
3.4.1 含水量对双歧杆菌V9活菌数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2 接种量对双歧杆菌V9活菌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3 发酵时间对双歧杆菌V9活菌数的影响 | 第44页 |
3.4.4 培养基初始pH值对双歧杆菌V9活菌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5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 | 第45-46页 |
3.5 三种乳酸菌固态发酵燕麦过程中pH值和总酸度(TTA)的测定 | 第46-47页 |
3.6 发酵前后燕麦成分的变化 | 第47-52页 |
3.6.1 发酵前后燕麦成分的变化 | 第47-48页 |
3.6.2 发酵前后燕麦多肽分子量分布的变化 | 第48-52页 |
3.7 三种乳酸菌固态发酵燕麦产品干燥方式的研究 | 第52-59页 |
3.7.1 植物乳杆菌TK9固态发酵燕麦产品干燥方式的研究 | 第52-54页 |
3.7.2 干酪乳杆菌Zhang固态发酵燕麦产品干燥方式的研究 | 第54-56页 |
3.7.3 双歧杆菌V9固态发酵燕麦产品干燥方式的研究 | 第56-59页 |
4 结论 | 第59-60页 |
4.1 三种乳酸菌固态发酵燕麦工艺的确定 | 第59页 |
4.2 燕麦固态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变化以及发酵产物的分析 | 第59页 |
4.3 燕麦固态发酵后产品干燥条件的研究 | 第59-60页 |
5 展望 | 第60-61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8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