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7页 |
CATALOG | 第7-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电网安全监督体系的现状 | 第12-13页 |
1.1.2 信息化安全监督体系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当前安全监督智能化技术的建设现状 | 第14-15页 |
1.2.1 现场安全监督方面缺少有效的管控手段 | 第14页 |
1.2.2 电网风险预控缺少有效的防范措施 | 第14-15页 |
1.2.3 安全工器具的信息化管理形式单一 | 第15页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5-17页 |
1.3.1 实现现场安全监督的全过程管理 | 第15-16页 |
1.3.2 强化现场作业组织过程的风险分析预控 | 第16页 |
1.3.3 细化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 第16-17页 |
1.4 本文内容概要 | 第17-19页 |
第2章 现场作业安全监督的全过程管理 | 第19-32页 |
2.1 现场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 第19-20页 |
2.1.1 人身事故统计分析 | 第19页 |
2.1.2 传统安全监督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2.2 现场作业无线监控平台的建立 | 第20-23页 |
2.2.1 3G移动视频实时监控技术 | 第21页 |
2.2.2 视频采集设备 | 第21-22页 |
2.2.3 现场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22-23页 |
2.3 电力生产现场视频管控平台在管理中的应用 | 第23-31页 |
2.3.1 建立试点逐步推广 | 第23页 |
2.3.2 规范管控平台的管理制度 | 第23-26页 |
2.3.3 电力生产现场视频管控平台管理优势分析 | 第26-27页 |
2.3.4 反违章管理 | 第27-31页 |
2.4 现场安全监督全过程管理的成效分析 | 第31-32页 |
第3章 电网风险管控监督的智能信息化管理 | 第32-39页 |
3.1 隐患排查管理 | 第32-35页 |
3.1.1 隐患排查的概念 | 第32-33页 |
3.1.2 隐患排查的业务流程 | 第33页 |
3.1.3 隐患排查的智能化流程业务节点 | 第33-35页 |
3.2 工作计划管理 | 第35-38页 |
3.2.1 停电计划管理概述 | 第35页 |
3.2.2 停电计划的查询 | 第35页 |
3.2.3 停电计划的增加 | 第35页 |
3.2.4 停电计划的删除 | 第35-36页 |
3.2.5 停电工作计划详细信息 | 第36-37页 |
3.2.6 每日工作确认统计 | 第37-38页 |
3.3 智能化风险管控效果分析 | 第38-39页 |
第4章 安全工器具的智能信息化管理 | 第39-44页 |
4.1 安全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支撑措施 | 第39-40页 |
4.1.1 使用技术规范作为新技术实施的导向 | 第39页 |
4.1.2 完善需求计划和工器具台账的信息化基础数据 | 第39页 |
4.1.3 建立验收入库的数据关联 | 第39-40页 |
4.1.4 科技创新性管理 | 第40页 |
4.2 安全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说明 | 第40-41页 |
4.2.1 安全工器具信息化管理技术特点和使用流程 | 第40页 |
4.2.2 安全工器具信息化管理设计手段 | 第40-41页 |
4.2.3 采用智能安全工器具柜智能管理工器具 | 第41页 |
4.2.4 采用手持智能终端实现移动办公 | 第41页 |
4.2.5 基于Flash Builder技术的界面展示和人机交互 | 第41页 |
4.3 安全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的实用化预期 | 第41-42页 |
4.3.1 工器具计划 | 第42页 |
4.3.2 工器具报废处理 | 第42页 |
4.3.3 供应商供货水平 | 第42页 |
4.3.4 需求和供应的关系平衡 | 第42页 |
4.4 安全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 第42-44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4-46页 |
5.1 效益分析 | 第44-45页 |
5.1.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4页 |
5.1.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44页 |
5.1.3 管理效益分析 | 第44-45页 |
5.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