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甘蓝类论文--其他论文

芥蓝耐热性鉴定及耐热转录因子MBF1c表达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10-22页
    1.1 热害第10-11页
        1.1.1 热害的概念第10页
        1.1.2 热害的类型和温度第10-11页
    1.2 热害对蔬菜作物的影响第11-15页
        1.2.1 外部形态第11页
        1.2.2 经济性状第11-12页
        1.2.3 生物膜第12页
        1.2.4 有害物质的积累第12页
        1.2.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12-14页
        1.2.6 内源激素第14页
        1.2.7 热激蛋白第14-15页
    1.3 蔬菜响应热害的生理生化变化第15-18页
        1.3.1 蒸腾作用第15-16页
        1.3.2 脯氨酸第16页
        1.3.3 丙二醛第16-17页
        1.3.4 抗氧化酶活性第17-18页
        1.3.5 蛋白质第18页
    1.4 蔬菜作物耐热性品种筛选方法的研究第18-20页
        1.4.1 田间自然鉴定法第18-19页
        1.4.2 人工模拟高温胁迫法第19页
        1.4.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法第19-20页
    1.5 MBF1研究进展第20页
    1.6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20-22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28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实验器材和药品第22页
    2.3 主要试剂配制第22-23页
    2.4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23-28页
        2.4.1 生长量指标测定第23页
        2.4.2 热害指数鉴定第23页
        2.4.3 脯氨酸含量测定方法第23-24页
        2.4.4 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第24页
        2.4.5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第24-25页
        2.4.6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第25-26页
        2.4.7 RNA提取方法第26页
        2.4.8 RNA反转录c DNA第26-27页
        2.4.9 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50页
    3.1 芥蓝幼苗生长量第28-31页
    3.2 热害指数第31-32页
    3.3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第32-36页
    3.4 脯氨酸含量第36-38页
    3.5 丙二醛含量第38-40页
    3.6 可溶性蛋白含量第40-42页
    3.7 抗氧化物酶活性第42-48页
        3.7.1 SOD活性变化第42-44页
        3.7.2 POD活性变化第44-46页
        3.7.3 CAT活性变化第46-48页
    3.8 隶属函数综合法评价第48-49页
    3.9 MBF1c表达量第49-50页
4 讨论与结论第50-54页
    4.1 芥兰耐热性与外部形态指标第50-51页
    4.2 芥蓝耐热性与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第51页
    4.3 芥蓝耐热性与生化指标第51-52页
    4.4 芥蓝耐热性与MBF1c第52-53页
    4.5 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芥蓝耐热性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SA应用于宁波港引航环境安全评价的研究
下一篇:天津港锚地重新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