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一、情境式教学的概述 | 第13-20页 |
(一)情境式教学的涵义 | 第13-17页 |
1.情境式教学的概念 | 第13-14页 |
2.情境式教学创设的有效性 | 第14-16页 |
3.情境式教学的作用 | 第16-17页 |
(二)情境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2.认知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3.人本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二、情境式教学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法律知识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 | 第20-25页 |
(一)情境式教学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法律知识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1.新课程标准目标的客观要求 | 第20-21页 |
2.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符合情境式教学 | 第21-22页 |
(二)情境式教学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法律知识的可实施性 | 第22-25页 |
1.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条件为情境式教学提供了可实施性 | 第22-23页 |
2.法律知识教学内容为实施情境式教学提供了可实施性 | 第23-25页 |
三、情境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法律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 第25-35页 |
(一)准备阶段 | 第25-27页 |
1.选取合适的情境教学内容 | 第25-26页 |
2.选取恰当的情境和展现方式 | 第26-27页 |
(二)开始阶段 | 第27-30页 |
1.展现典型而又富有意义的情境 | 第27-29页 |
2.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情境,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 第29-30页 |
(三)展开阶段 | 第30-32页 |
1.学生结合体验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 第30-31页 |
2.教师引导和分析、解答情境中的问题 | 第31-32页 |
(四)总结反馈阶段 | 第32-35页 |
1.学生总结情境中的收获 | 第32-33页 |
2.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收获 | 第33-35页 |
附录:初中思想品德情境式教学的教学案例设计-以初中思想品德第四课八年级《人人享有尊严权》为例 | 第35-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