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与捩变--论晚明吴门画派后期与松江派绘画之争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8页 |
第1章 概念厘清 | 第8-13页 |
1.1 晚明 | 第8页 |
1.2 吴门画派后期 | 第8-11页 |
1.3 松江派 | 第11-13页 |
第2章 吴门画派后期的沉沦与松江派的捩变 | 第13-42页 |
2.1 晚明绘画综述 | 第13-15页 |
2.1.1 文人画传统的沉浮 | 第13页 |
2.1.2 追新求变的晚明画坛 | 第13-15页 |
2.2 吴门画派后期的沉沦 | 第15-31页 |
2.2.1 最后的大师 | 第15-21页 |
2.2.2 文、沈之剩馥 | 第21-26页 |
2.2.3 矫饰和自然主义 | 第26-31页 |
2.3 松江派对传统的捩变 | 第31-42页 |
2.3.1 云间与华亭 | 第32-35页 |
2.3.2 董其昌的创新 | 第35-41页 |
2.3.3 董其昌的追随者与其风格的扩散 | 第41-42页 |
第3章 晚明苏州与松江社会对画坛之变的主导 | 第42-50页 |
3.1 没落仕途与文人的困惑 | 第42-44页 |
3.2 城镇化与地方文化建构 | 第44-46页 |
3.3 艺术商品化与艺术赞助 | 第46-47页 |
3.4 竞奢逐利与鉴藏之风盛行 | 第47-50页 |
第4章 松江派的盛衰与其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 第50-53页 |
4.1 松江派的胜利与衰退 | 第50页 |
4.2 晚明画坛之变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