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DELTA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DELTA机器人控制器发展现状及分析第11-14页
        1.2.1 国外DELTA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发展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DELTA并列机器人控制系统发展现状第13-14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第14-15页
第2章 DELTA机器人控制系统整体功能分析第15-22页
    2.1 控制系统总体概述第15-16页
    2.2 CODESYS平台概述第16-17页
    2.3 DELTA机器人机构模型及工作原理第17-20页
    2.4 机器人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划分第20-21页
    2.5 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22-33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位置、姿态、坐标系的描述第22-24页
        3.2.1 位置描述第22-23页
        3.2.2 姿态描述第23-24页
        3.2.3 坐标系的描述第24页
    3.3 坐标变换第24-26页
    3.4 齐次坐标变换第26-27页
    3.5 DELTA机器人结构分析第27-28页
    3.6 运动学反解分析第28-31页
        3.6.1 坐标建立第28页
        3.6.2 反解分析第28-31页
    3.7 运动学正解分析第31-32页
    3.8 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示教器与控制器通信协议的制定第33-44页
    4.1 通信方式选择第33-34页
    4.2 通信功能的实现第34-36页
    4.3 应用层通信协议的分析与制定第36-39页
    4.4 通信协议具体描述第39-43页
    4.5 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DLETA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系统设计第44-64页
    5.1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环境选择第44-45页
    5.2 控制系统软件整体设计第45-46页
    5.3 控制器与示教器之间通信的实现第46-50页
        5.3.1 通信的实现第46-48页
        5.3.2 通信实例验证第48-50页
    5.4 基于CNC文件的G代码自动生成的实现第50-54页
        5.4.1 G代码分析第50-51页
        5.4.2 G代码自动生成的实现第51-54页
    5.5 G代码文件的解析原理第54-56页
    5.6 与伺服、I/O系统通信的实现第56-57页
    5.7 可视化界面设计第57-60页
    5.8 控制系统整体测试第60-63页
    5.9 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基于OpenGL的DELTA机器人运动学仿真第64-77页
    6.1 OpenGL的工作方式与绘制原理第64-66页
        6.1.1 OpenGL工作方式第64-65页
        6.1.2 OpenGL绘制过程第65-66页
    6.2 OBJ模型文件分析第66-67页
    6.3 导入OBJ文件第67-68页
    6.4 OpenGL工作场景设置与OBJ模型显示第68-70页
        6.4.1 OpenGL场景设置第68-69页
        6.4.2 OBJ模型的显示第69-70页
    6.5 仿真平台的实现第70-76页
        6.5.1 位置反解的程序验证第71-72页
        6.5.2 运动轨迹规划第72-73页
        6.5.3 空间直线仿真第73-76页
    6.6 小结第76-77页
第7章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床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初步评价
下一篇:试论我国判例制度的司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