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温度、光照对长江口几种优势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水体富营养化第12-14页
        1.1.1 水体富营养化概念第12页
        1.1.2 我国河湖的富营养化现状第12-13页
        1.1.3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第13-14页
    1.2 水华第14-20页
        1.2.1 水华的概念第14-15页
        1.2.2 各种环境因子对藻类的影响第15-16页
        1.2.3 水华的危害第16-18页
        1.2.4 水华治理第18-20页
    1.3 上海市水资源概述第20-21页
        1.3.1 上海市水资源现状第20页
        1.3.2 上海水源地格局与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2章 长江口水源地浮游植物调查及优势藻种的分离鉴定第22-34页
    2.1 长江口水源地浮游植物调查第22-26页
        2.1.1 实验方法第22-23页
        2.1.2 长江口水源地浮游植物多样性及优势藻类组成第23-26页
    2.2 长江口水源地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分离鉴定第26-34页
        2.2.1 实验方法第26-28页
        2.2.2 藻株分离鉴定结果第28-34页
第3章 温度、光照对五种优势藻生长的影响第34-62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3.1.1 实验藻种以及培养基第34页
        3.1.2 单因子实验设置第34页
        3.1.3 接种和培养条件第34页
        3.1.4 生物量的测定第34-35页
        3.1.5 数据处理第35页
        3.1.6 统计分析第35-36页
    3.2 温度光照对土生伪鱼腥藻纯培养的影响第36-41页
        3.2.1 不同温度下土生伪鱼腥藻的生长情况第36-38页
        3.2.2 不同光照下土生伪鱼腥藻的生长情况第38-41页
    3.3 温度光照对铜绿微囊藻纯培养的影响第41-45页
        3.3.1 不同温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情况第41-43页
        3.3.2 不同光照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情况第43-45页
    3.4 温度光照对梅尼小环藻纯培养的影响第45-50页
        3.4.1 不同温度下梅尼小环藻的生长情况第45-48页
        3.4.2 不同光照下梅尼小环藻的生长情况第48-50页
    3.5 温度光照对钝脆杆藻纯培养的影响第50-55页
        3.5.1 不同温度下钝脆杆藻的生长情况第50-53页
        3.5.2 不同光照下钝脆杆藻的生长情况第53-55页
    3.6 温度光照对镰形纤维藻纯培养的影响第55-60页
        3.6.1 不同温度下镰形纤维藻的生长情况第55-58页
        3.6.2 不同光照下镰形纤维藻的生长情况第58-60页
    3.7 小结第60-62页
第4章 温度、光照对藻类混合培养生长的影响第62-80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2-64页
        4.1.1 实验藻种以及培养基第62页
        4.1.2 单因子实验设置第62页
        4.1.3 接种和培养条件第62页
        4.1.4 生物量的测定第62页
        4.1.5 数据处理第62-64页
    4.2 光照、温度对镰形纤维藻和土生伪鱼腥藻共培养生长的影响第64-71页
        4.2.1 温度对镰形纤维藻和土生伪鱼腥藻共培养生长的影响第64-67页
        4.2.2 光照对镰形纤维藻和土生伪鱼腥藻共培养生长的影响第67-71页
    4.3 光照、温度对铜绿微囊藻和土生伪鱼腥藻共培养生长的影响第71-77页
        4.3.1 温度对铜绿微囊藻和土生伪鱼腥藻共培养生长的影响第71-74页
        4.3.2 光照对铜绿微囊藻和土生伪鱼腥藻共培养生长的影响第74-77页
    4.4 小结第77-80页
        4.4.1 温度、光照对土生伪鱼腥藻和镰形纤维藻共培养影响的分析第77-78页
        4.4.2 温度、光照对土生伪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共培养影响的分析第78-8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5.1 结论第80-81页
    5.2 工作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主要学术活动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监控理论的机器人示教系统研究
下一篇:栽培方式及优化管理对绿叶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