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稻瘟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 第9页 |
1.2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的研究 | 第9-10页 |
1.3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克隆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3.1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的应用 | 第10-11页 |
1.3.2 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第11-13页 |
1.3.3 稻瘟病数量抗性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的定位和克隆 | 第13-14页 |
1.4 抗稻瘟病稻种资源的鉴定及评价 | 第14-15页 |
1.4.1 抗稻瘟病栽培稻种质资源的鉴定及评价 | 第14页 |
1.4.2 抗稻瘟病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鉴定及评价 | 第14-15页 |
1.5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 | 第15-16页 |
1.5.1 水稻抗稻瘟病杂交育种 | 第15页 |
1.5.2 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15-16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7-2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20页 |
2.1.1 供试水稻材料 | 第17-19页 |
2.1.2 供试菌株 | 第19页 |
2.1.3 引物信息 | 第19页 |
2.1.4 试验涉及仪器、药品 | 第19-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1 播种及育苗 | 第20页 |
2.2.2 接种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20页 |
2.2.3 苗期人工喷雾接菌及病斑调查 | 第20-21页 |
2.2.4 稻瘟病的抗谱分析 | 第21页 |
2.2.5 水稻DNA提取 | 第21-22页 |
2.2.6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 第22页 |
2.2.7 电泳 | 第22-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4页 |
3.1 水稻材料的抗稻瘟病评价 | 第24-28页 |
3.1.1 82份栽培稻材料的抗稻瘟病评价 | 第24-25页 |
3.1.2 部分转入野生稻抗逆性基因材料的抗稻瘟病评价 | 第25页 |
3.1.3 万金B近等基因系及基因聚合系的抗稻瘟病评价 | 第25-28页 |
3.2 水稻材料的分子标记检测 | 第28-32页 |
3.2.1 供试水稻材料抗稻瘟病基因检测结果 | 第28-31页 |
3.2.2 抗性基因分析 | 第31-32页 |
3.3 讨论 | 第32-3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4-36页 |
4.1 结论 | 第34页 |
4.2 讨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导师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