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菌类论文--真菌门论文

树皮栖生黏菌物种多样性和黏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1 黏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第12-17页
        1.1 黏菌的分布第13页
        1.2 黏菌生长的基物特异性第13-14页
        1.3 树皮栖生黏菌的概念第14页
        1.4 影响黏菌物种组成的环境因素第14-17页
    2 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7-19页
        2.1 生物群落的物种累积曲线绘制第17-18页
        2.2 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测度第18页
        2.3 生物群落的等级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排序第18页
        2.4 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分析检验第18-19页
        2.5 生物群落的典范对应分析第19页
    3 黏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现状第19-30页
        3.1 分子系统学的概念第19-21页
        3.2 DNA条形码的研究现状第21-24页
        3.3 黏菌系统发育的研究现状第24-29页
        3.4 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29-30页
    4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4.1 研究内容第30页
        4.2 研究目的第30页
        4.3 研究意义第30-31页
第二章 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树皮栖生黏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第31-50页
    1 前言第3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1-36页
        2.1 实验所用仪器第31-32页
        2.2 样地设置第32页
        2.3 采样方法第32-33页
        2.4 树皮的湿室培养第33页
        2.5 树皮栖生黏菌的物种鉴定第33-34页
        2.6 数据处理第34-36页
    3 结果第36-46页
        3.1 树皮栖生黏菌的物种组成第36-37页
        3.2 采样方法的充分性估计第37-40页
        3.3 树皮生栖生黏菌的物种多样性分析第40-41页
        3.4 树皮栖生黏菌的群落分析第41-46页
    4 讨论第46-49页
    5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黏菌DNA条形码的初步探索第50-73页
    1 前言第50-5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1-60页
        2.1 实验材料第51页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1-54页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4-55页
        2.4 引物的选择、设计和确定第55-56页
        2.5 目的片段的扩增第56页
        2.6 PCR产物的检测第56-57页
        2.7 PCR产物的纯化第57页
        2.8 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第57-58页
        2.9 序列编辑第58页
        2.10 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的数据分析第58-60页
    3 结果第60-68页
        3.1 PCR反应的适宜条件第60页
        3.2 PCR扩增测序结果第60页
        3.3 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第60-62页
        3.4 种内与种间的遗传距离第62-63页
        3.5 基因序列在种内与种间的相似性差异第63页
        3.6 DNA Barcoding Gap的鉴定第63-64页
        3.7 系统发育关系的评价鉴定效率第64-68页
    4 讨论第68-71页
    5 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COI和SSU rRNA基因用于黏菌系统发育研究的比较分析第73-83页
    1 前言第73-7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74-75页
        2.1 实验材料第74页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74页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74页
        2.4 PCR扩增和测序第74页
        2.5 序列比对第74页
        2.6 序列碱基组成分析第74页
        2.7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测第74页
        2.8 COI和SSU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74-75页
    3 结果第75-80页
        3.1 COI和SSU rRNA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第75-76页
        3.2 COI和SSU rRNA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第76页
        3.3 COI和SSU rRNA基因序列的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第76-77页
        3.4 COI和SSU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黏菌纲内系统发育树第77-80页
    4 讨论第80-82页
    5 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评估ITS2基因用于黏菌系统发育研究的可行性第83-90页
    1 前言第8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83页
        2.1 ITS2序列的获得第83页
        2.2 ITS2序列RNA二级结构的构建第83页
        2.3 ITS2和SSU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83页
    3 结果第83-87页
        3.1 ITS2 RNA二级结构第83-84页
        3.2 ITS2基因序列构建的黏菌纲内系统发育树第84页
        3.3 SSU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黏菌纲内系统发育树第84-87页
    4 讨论第87-89页
    5 小结第89-90页
全文总结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9页
附录 A第109-114页
附录 B第114-11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钗石斛的种质保存、遗传多样性及叶绿体基因组研究
下一篇: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磷脂代谢和精氨酸代谢中几种关键蛋白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