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创新点和主要困难 | 第12-14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产业转移理论 | 第14-18页 |
·空间视角的要素成本差异模型 | 第14-15页 |
·时间视角的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 第15-16页 |
·环保视角的污染避难所假说 | 第16-18页 |
·从企业角度思考产业升级的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我国学者的理论研究 | 第20-22页 |
3 产业转移与企业转型升级互动关系模型的构建 | 第22-29页 |
·理论分析 | 第22页 |
·企业升级效应——基于单个竞争性厂商利润函数的解释 | 第22-24页 |
·产业转移效应——基于生产函数的解释 | 第24-27页 |
·互动关系结论 | 第27-29页 |
4 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实行外移转型的背景和原因 | 第29-44页 |
·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 第29-32页 |
·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寻求"移转"的内在要求 | 第32-37页 |
·企业大多经过20-30年的运行已经或接近更新期 | 第32-33页 |
·行业分布以传统产业为主 | 第33-34页 |
·企业所处产业链端级偏低 | 第34-35页 |
·高耗高排特征突出 | 第35页 |
·自主创新乏力 | 第35-36页 |
·产业增加值低 | 第36-37页 |
·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实行"移转"的外在压力 | 第37-39页 |
·面临要素成本攀升的压力 | 第37-38页 |
·面临产业势能式微的压力 | 第38页 |
·面临资源环境瓶颈的压力 | 第38-39页 |
·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实现"移转"的有利条件 | 第39-44页 |
·周边地区竞相承接 | 第39-40页 |
·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改善 | 第40-41页 |
·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加强 | 第41-42页 |
·产业转移支持政策叠出 | 第42-44页 |
5 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实施外移转型的四个"W" | 第44-54页 |
·产业选择(what) | 第44-45页 |
·业类选择 | 第44页 |
·业链选择 | 第44-45页 |
·业态选择 | 第45页 |
·业势选择 | 第45页 |
·区位选择(where) | 第45-47页 |
·时间选择(when) | 第47-50页 |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 | 第47-49页 |
·基于产业空间梯度转移视角 | 第49-50页 |
·基于政策空间与预期视角 | 第50页 |
·方式选择(how) | 第50-54页 |
6 支持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外移转型的政府举措 | 第54-58页 |
·按主体功能区划分编制产业外移转型指南 | 第54页 |
·精心打造产业移转园并鼓励港澳台资企业入驻 | 第54-55页 |
·建立全省"产业外移转型扶持基金" | 第55页 |
·推动产业外移转型与循环经济试点相结合 | 第55-56页 |
·鼓励产业外移转型与经济刺激政策相结合 | 第56页 |
·加强产业外移转型的区际合作与协调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