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艺术经历的三个阶段 | 第11-25页 |
1.1 情节性主题绘画阶段 | 第12-16页 |
1.1.1 卢沉对“徐蒋体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第12-13页 |
1.1.2 主题创作的概念 | 第13-14页 |
1.1.3 作品《机车大夫》的分析欣赏: | 第14-16页 |
1.2 现代水墨阶段 | 第16-20页 |
1.2.1 革新的时代潮流——时间大致开始于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后 | 第16-17页 |
1.2.2 作品赏析 | 第17-20页 |
1.3 写意性人物画阶段 | 第20-25页 |
1.3.1 卢沉水墨小品的笔墨趣味 | 第20-22页 |
1.3.2 书法在卢沉水墨小品的运用 | 第22-25页 |
第2章 卢沉主要的艺术观念 | 第25-31页 |
2.1 对传统与创造的认识 | 第25-26页 |
2.2 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 | 第26-29页 |
2.3 中西融合 | 第29-31页 |
第3章 卢沉水墨构成 | 第31-48页 |
3.1“水墨构成”说的背景成因浅析 | 第31-39页 |
3.1.1 社会背景 | 第31-33页 |
3.1.2 个人的艺术观念使然 | 第33-34页 |
3.1.3 《矿工图》与水墨构成 | 第34-39页 |
3.2“水墨构成”的主要内容 | 第39-42页 |
3.2.1 水墨构成的基本知识 | 第39-40页 |
3.2.2 水墨构成的几种组织方法 | 第40-41页 |
3.2.3 形式分析 | 第41-42页 |
3.3 水墨构成的影响意义 | 第42-48页 |
3.3.1 改革基础教学培养创造意识 | 第42-43页 |
3.3.2 对卢沉“水墨构成”的“异议” | 第43-44页 |
3.3.3 对其学生与当代画家的影响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