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1.1 国际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 第15-16页 |
1.1.2 国内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 第16-17页 |
1.1.3 吉林省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 第17页 |
1.2 病原学 | 第17-18页 |
1.3 流行特征 | 第18-19页 |
1.4 防治措施 | 第19-21页 |
1.4.1 疫情监测与处理 | 第19页 |
1.4.2 手足口病的治疗 | 第19-20页 |
1.4.3 定期培训、扩大宣传 | 第20页 |
1.4.4 有效疫苗的研发 | 第20-21页 |
1.5 时间序列模型 | 第21-22页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2.1 资料来源 | 第24页 |
2.1.1 疫情监测数据 | 第24页 |
2.1.2 病原学检测数据 | 第24页 |
2.1.3 地图数据 | 第24页 |
2.1.4 人口数据 | 第24页 |
2.2 监测病例诊断标准 | 第24-25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2.3.1 描述性研究 | 第25页 |
2.3.2 病原学检测方法 | 第25页 |
2.3.3 时间序列分析 | 第25-27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7-48页 |
3.1 长春市 2011-2015 年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特征 | 第27-33页 |
3.1.1 疫情概况 | 第27页 |
3.1.2 时间分布 | 第27-28页 |
3.1.3 地区分布 | 第28-31页 |
3.1.4 人群分布 | 第31-33页 |
3.2 长春市 2011-2015 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 | 第33-38页 |
3.2.1 时间分布 | 第33-34页 |
3.2.2 地区分布 | 第34-36页 |
3.2.3 人群分布 | 第36-38页 |
3.3 长春市 2011-2015 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情况 | 第38-41页 |
3.3.1 病原学检测分布情况 | 第39-41页 |
3.3.2 重症病例病原学检测情况 | 第41页 |
3.4 时间序列分析 | 第41-48页 |
3.4.1 序列平稳性判断 | 第41-42页 |
3.4.2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 第42-43页 |
3.4.3 模型检验 | 第43-46页 |
3.4.4 模型预测 | 第46-48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8-56页 |
4.1 长春市 2011-2015 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 第48-50页 |
4.1.1 时间分布分析 | 第48-49页 |
4.1.2 地区分布分析 | 第49页 |
4.1.3 人群分布分析 | 第49-50页 |
4.2 长春市 2011-2015 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 第50-51页 |
4.2.1 时间分布分析 | 第50页 |
4.2.2 区分布分析 | 第50-51页 |
4.2.3 人群分布分析 | 第51页 |
4.3 长春市 2011-2015 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分析 | 第51-52页 |
4.4 Arima季节乘积模型预测分析 | 第52-53页 |
4.5 预防控制措施建议 | 第53-56页 |
4.5.1 做好易感人群的预防工作 | 第53-54页 |
4.5.2 加强疫情防控及上报工作 | 第54页 |
4.5.3 合理治疗,降低死亡风险 | 第54-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附录 | 第65-76页 |
科研成果简介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