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1.2 二氧化锰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二氧化锰的氧化性 | 第12页 |
1.2.2 二氧化锰的吸附性 | 第12-13页 |
1.2.3 二氧化锰的催化性 | 第13页 |
1.2.4 SO_4~(·–)与有机物反应机理 | 第13-16页 |
1.3 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3.1 溶液氧化还原法 | 第16-17页 |
1.3.2 水热合成法 | 第17页 |
1.3.3 溶胶凝胶法 | 第17页 |
1.3.4 固相合成法 | 第17-18页 |
1.4 活化产生SO_4~(·–)的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热活化方法 | 第18页 |
1.4.2 过渡金属离子活化法 | 第18-19页 |
1.4.3 光活化方法 | 第19页 |
1.5 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5.1 选题思路 | 第19-20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筛选 | 第21-32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1 晶体 α-MnO_2的制备 | 第22页 |
2.3.2 新生态MnO_2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3 无定型MnO_2的制备 | 第2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4.1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23页 |
2.4.2 水样分析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2.4.3 催化剂活化性能研究方法 | 第25页 |
2.5 催化剂的筛选 | 第25-31页 |
2.5.1 晶体MnO_2的筛选 | 第25-28页 |
2.5.2 无定型MnO_2的筛选 | 第28-30页 |
2.5.3 三种催化剂活性的筛选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二氧化锰活化PMS的效能研究 | 第32-43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催化剂用量对五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1 无定型MnO_2用量对降解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与催化剂 α-MnO_2活性的对比 | 第33-34页 |
3.3 氧化剂PMS浓度对五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1 PMS浓度对无定型MnO_2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与催化剂 α-MnO_2活性的对比 | 第35-36页 |
3.4 五氯酚初始浓度对MNO_2活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1 五氯酚初始浓度对无定型MnO_2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2 与催化剂 α-MnO_2活性的对比 | 第37-38页 |
3.5 PH值变化对对五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1 p H对无定型MnO_2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2 与催化剂 α-MnO_2活性的对比 | 第39页 |
3.6 温度对五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7 催化剂重复性使用测试 | 第40-4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二氧化锰活化过硫酸氢盐的机理研究 | 第43-50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红外光谱测定 | 第43-44页 |
4.3 体系中自由基确定 | 第44-45页 |
4.4 TOC测定 | 第45-46页 |
4.5 五氯酚降解过程的表观动力学分析 | 第46-47页 |
4.6 二氧化锰活化PMS降解五氯酚的机理研究 | 第47-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页 |